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读《丹溪心法》痛风篇心得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读《丹溪心法》痛风篇心得
[复制链接]
194
|
0
|
2019-8-23 01: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上中下痛风方是朱丹溪治疗痛风的名方,也正是由于本方的吸引,我才开始仔细阅读《丹溪心法》痛风篇的论述,同时又将其与《格致余论》和《金匮勾玄》进行联系。通过学习,对丹溪有关痛风的经验有一定体会,总结如下。
病因 《格致余论·痛风论》指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这些是通常病因,其后还述有不常见的病因,如肥甘无节、过劳、痢后失治、酒湿痰痛。
病程 丹溪在病程长短的论述较少,《格致余论》所载“东阳傅文案,作劳腿痛,三四十贴而安”。足见用药剂数较多。而在“朱宅阃内(妇女)案,患饮食厚味痛风,”则明确指出半年而安。
主证 根据《丹溪心法》的编写体例来看,丹溪心法所列九十余种病证,一般多在段首句做总结性论述。或为主证,或为主因。痛风节首句即言:“四肢百节走痛是也。”通过查阅《丹溪心法》和《金匮勾玄》这两本书,可以看出:丹溪并没有对“痹”或者“痹证”进行论述,在这两本书中谈到“风湿”的地方皆是将风湿作为病因来论述,并没有作为病名来谈。丹溪所谈之痛风,应该是对痹证的概括性论述,也就是说凡是四肢,关节的疼痛,都属于痛风范畴。
治法 《格致余论·痛风论》指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针对这些病因,丹溪提出治法以辛热之剂,流散寒湿,开发腠理,其血得行,与气相和,其病自安,这是痛风的治疗大法。从病因上,我们可以看出“风、湿、痰、血虚”是四个主因,在治疗上采用了“祛风,化湿、化痰、养血”等四个常法。用药从遣方上来看,用药相对单一。这也是上中下痛风方与一般依据单一病因选方上的区别。
上中下痛风方其组方中风痰瘀兼顾。这也是上中下痛风方与一般依据单一病因选方上的区别。从病位上来说是上、中、下都治,从病因上说是风痰瘀兼顾。全方祛风除湿,逐痰行瘀,清泻蕴热,温散通利,使上中下诸痛消除。因此,《医方集解》对该方有很高评价:“此治痛风之通剂也。”其次,从辨痛风虚实深浅的角度,丹溪提出“病之浅者,湿痰得燥即开,热血得热则行,亦可取效”;“而病深而血少者,则愈劫愈虚,愈劫愈深”。这也属于标本缓急之治法。另外,痢后失治所出现的痛风,提出针刺委中,出黑血的疗法。
方药 按病因来论治,按病位来论治,丹溪提出三个方剂。其中“在上方”,由大法主方苍术、南星、川芎、白芷、当归、黄芩加羌活、桂枝、桔梗、威灵仙;“在下方”由大法主方加牛膝、防己、木通、黄柏组成。上中下痛风方乃是区别于“在上”和“在下”两个方剂,是治疗面较广的一个方剂。从病因上,我们可以看出“风、湿、痰、血虚、湿热”是五个主因,在治疗上采用了“祛风选小续命汤;化湿苍术、白术之类;化痰二陈汤加酒炒黄芩、羌活、苍术;养血芎归之类佐以红花、桃仁;清湿热用二妙散,气虚加补气,血虚加补血”等五个常法。其后又有不常见病因如酒湿痰痛风黄柏、灵仙、苍术、羌活、甘草、陈皮、芍药;食积肩腿痛用龟板、酒柏叶、香附、辣芥子。丸散剂还有趁痛散、乳香丸、地仙丹等许多药物,在痛症治疗上,发现丹溪不用元胡止痛,而喜欢用乳香和没药,这也是他用药的一个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屋里的烟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