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止汗才会阳气内蒸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止汗才会阳气内蒸
[复制链接]
199
|
0
|
2019-8-23 01: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清代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讲:“欲湿之去者,但使阳气内蒸而不骤泄,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而湿邪自无地可容矣。”
笔者在治疗银屑病的过程中发现,“阳气内蒸而不骤泄”不仅针对湿邪致病是法宝;针对其他邪气致病——特别是久病者,“阳气内蒸”都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
或者从另外的角度讲,中医的邪并非确有其物,而是“审症求因”求出来的。所以,所有停痰、积饮、凝寒、瘀滞等导致疾病缠绵难愈者,皆可以判断其有湿邪存在。这样针对顽湿的“阳气内蒸”原则,就升格成了所有顽固难治疾病的总治则。
从汗的角度来谈,如何能做到“阳气内蒸”,就是泄、而“不骤泄”。
汗控制在泄与不泄之间,就完成了体内的“阳气……充满流行……邪自无地可容”。
汗之泄,是为了“给邪出路”,不至于郁。
汗之不泄,是为了“阳气……充满”。
如蒸馒头,锅下之火不能太猛,太猛则水很快都变成蒸汽泄出去,水耗尽馒头未熟;火也不能太小,太小则不能形成蒸汽充溢的状态,水为死水而馒头还是熟不了。只有火和水的和谐配合,才能达成水火消耗最少,而蒸汽充溢,馒头成熟的结果。
火蒸于水则为汽,体内也在发生着类似的过程——“阳加于阴谓之汗”。
持久的正常出汗,是人体内水火和谐、维持体内稳态的结果。
银屑病患者的汗出过多可以见于两种情况:一为局部汗多,以头部、胸背、腋下、手足心汗多为常见;而四肢伸侧、特别是下肢伸侧及脚踝常常无汗。另一种为除了有银屑病皮损的地方,全身都汗多。
对于这两种情况,都应该以止汗为首要考虑。
局部和整体汗多,都会导致汗出无效——因为没有“阳气内蒸”的过程,顽湿是不会“移营拔寨”的,顽湿不动汗空泄,于是称之为汗出无效——无法导邪外出。
明白顽湿需要“阳气内蒸”,汗多需要止汗而促成正汗,则顽固性疾病治疗便找到了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浪漫的小灰灰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