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崔公让:治肺先治痰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崔公让:治肺先治痰
[复制链接]
127
|
0
|
2019-8-23 01: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中医学院崔公让教授对内外科杂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有形之痰作为肺的病理产物,在肺系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治疗疑难肺病,应从治痰着手。
痰与肺病互为因果
肺所产生的痰为有形可见,随咳嗽经呼吸道排出,有黄痰、白痰、黑痰、绿痰、湿痰、黏痰、脓痰、燥痰、血痰、泡沫痰等。病因不同,痰的颜色、质地、性状、伴随症状也各不相同。
肺主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气治理调节体内水液代谢,故被称为“肺为水之上源”。当肺的功能发生障碍时就会导致痰的生成。如风邪夹寒、夹热、夹燥袭肺,肺失宣发与肃降,肺津凝聚而为痰;肺气不足,水津输布失常,津聚为痰;肺阴不足,阴亏火旺,炼液成痰。
不论外感与内伤,肺一旦生病即产生痰。在感冒、咳嗽、喘证、哮证、肺胀、肺痨等肺系疾病中,“痰”均是主要病理产物,故有“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有形之痰的产生在肺,但与其他四脏密切相关,脾失运化、肾阳不足、肝气郁滞、心气不足都会导致痰的生成。其中主要与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痰还可与风、寒、热、湿、燥等邪气兼夹,呈现不同的特点。感风而发则为风痰,寒痰互凝则为寒痰,痰热互结则为热痰,痰兼有湿象则为湿痰,痰兼燥象则为燥痰。痰形成后,会积于肺,导致清气不升,动则气喘;阻于气道,则呼吸不利,胸闷憋气,张口抬肩;阻于喉,则喉中痰鸣,遇风加剧。痰是肺等脏器的病理产物,也会作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导致呼吸吐纳功能受损。
治痰要点
崔公让认为,痰之所生,主要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本于正虚,而痰之形成,阻于体内,常为实证,故临床上以本虚标实为多见。治疗上要掌握脏腑虚实及标本缓急,“肺为贮痰之器”,急者先“清其器”,以排痰、化痰为主;缓则求其本,“脾、肺等五脏同为生痰之源”,治痰必须兼顾五脏,分别理肺、健脾、补肾、疏肝、调心才能直中要害。
风寒袭肺生痰:咳嗽,痰白清稀,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用小青龙汤温肺化痰,重用麻黄、细辛,选用鲜生姜较干姜为优,加用附子、肉桂以“益火之源”,温化寒痰。
风热犯肺生痰:发热恶寒,咳嗽,痰粘稠,舌苔薄黄,脉浮数。治疗用银翘散加川贝、桔梗、竹茹、瓜蒌清热化痰,加用莲子心、栀子清心火。
燥邪犯肺生痰:症见痰少色白,或如拉丝状,涩而难出,或兼见面皱脱屑,毛发干枯,口干咽燥,咳嗽喘促等。治以清肺、润肺为主,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润肺基础上要滋肝阴、疏肝气,防止“木火刑金”,加用女贞子、旱莲草。
痰湿蕴肺生痰:咳嗽痰多,色白清稀,胸脘满闷,身重倦怠,苔白腻,脉濡滑,治宜燥湿化痰,理肺止咳。选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重用生黄芪、苍术益气健脾,以化水湿。
阴虚耗液生痰: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潮红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润肺,化痰止咳。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五脏阴精之根在肾,久病入肾,所以对与此类咳嗽,重在补肾阴,重用熟地、地骨皮。
总之,崔公让治肺病,首先抓住痰邪为患的主要矛盾,有的放矢,抑痰、化痰、排痰。其次,针对病因和危险因素,综合用药,整体治疗,以动其根,故顽疾可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聆听你的声音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