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阴阳是什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阴阳是什么
[复制链接]
167
|
0
|
2019-8-23 01: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阴阳,有学者认为是指人体的阴气、阳气;也有学者认为是指人体肺肾二脏收、藏之气和肝心二脏的生、长之气。但笔者认为,此两种解释有失偏颇。
如把“阴阳”看成是人体的阴阳之气,那么阳气当包括心阳、肝阳、脾阳、肺阳、肾阳等,四时都可以保养人体阳气,岂能只限于春夏?同样,人体阴气包括心阴、肝阴、脾阴、肺阴、肾阴等,四时都可以保养,岂能只限于秋冬?而且,《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春夏只保养阳气,秋冬只保养阴气,则有违“阴平阳秘”的养生思想。
如把“阴阳”看成肺肾二脏的收藏之气和肝心二脏的生长之气也不合理。因为五脏都有生长之阳气和收藏之阴气。春夏若要调养生长之阳气,理应一齐调养,哪有只调养肝心二脏而不调养肺、肾、脾三脏之理?秋冬亦然。
不难看出,这两种解释共同的不足之处在于解释“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时,都把此阴阳局限在了“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个“小语境”中解释,而没有放在“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这个“大语境”中解释。这两种解释都错误地认为,《内经》既然说的是“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那么,此阴阳当然指的是人体阴气、阳气了。
而且,第二种解释把《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等四段话,当作了“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大语境”。然而,此四段话并非“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大语境”。何以知之?这是因为“夫四时阴阳者”之“夫”是一个收束上文,开启下文的转折词。“夫”可翻译作“至于说”。《内经》这个“夫”表达的意义是:上面“四气(即四时)调神”的道理已讲清楚了,下面开始讲“四时阴阳”是“万物之根本”等这些道理。
由此可见,《内经》用“夫”这个词,已非常明确地表达了“春三月……”等四段话非“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大语境”之义。如把此四段话当作“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大语境”,是对《内经》的曲解。
笔者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阴阳,指的是人体秋冬环境之阴气和春夏环境之阳气。理由如下。
首先,“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是说:圣人在春夏,要培养人体适应春夏环境之阳气的生理机能,以增强抗温热机能,如习武之人“夏练三伏”。在秋冬,要培养人体适应秋冬环境之阴气的生理机能。以增强抗寒凉机能,如习武之人“冬练三九”。为什么培养人体适应春夏环境阳气的生理机能,只能在春夏?这是因为人体春夏环境之阳气只有在春夏才最旺盛。秋冬同理。
其次,虽说春夏为阳,但春天也有寒冷的日子,如“倒春寒”。当此之时,则要培养人体适应“倒春寒”之阴气的生理机能。同样,虽说秋冬为阴,但秋天也有炎热的日子,如“秋老虎”。当此之时,则要培养人体适应“秋老虎”之阳气的生理机能。或者说 是非其时而有其气,更需增强机体防御、调整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社区管理
中医外科
中医内科
男科病治疗中心
会员之家
走进中医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妇科
冥朝网络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