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痰邪为患有痰浊痰火之别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痰邪为患有痰浊痰火之别
[复制链接]
226
|
0
|
2019-8-23 01: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膏粱厚味,酿生痰浊。”而今人欲望难平,偏食肥甘,疏于运动,痰郁内生,故多见“痰证”。河北省中医学院张德英教授,发皇古义,著《痰证论》,立“脾实”之说,验之临床,疗效颇著。笔者简述其理论如下。
张德英认为,首先凡人体水谷化成,具有黏腻、混浊之态或污秽如粥者,有阻滞痞塞不通者皆属广义之痰。如咳吐有形之痰,结核之脓肿,血管中过剩胆固醇,面垢痤疮,脂肪瘤等。
其次,自古多言“脾无实证”,误也。《素问》有“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即五行皆有太过不及,太过则为实。以天地言,长夏时节,淫雨靡靡,连绵不休,岂非土之太过?以人而言,脾主肉,恣食膏粱厚味,致大腹便便、形体丰腴,乃至肉多而臃,此岂非脾实之证?
《素问·玉机真藏论》“脾土孤脏,中土以灌四旁,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令人四肢不举”此太过即“脾实”。《灵枢·经脉》云:“脾足太阴之脉……盛则泄之,虚则补之。”对于欲泄之“盛”即指“脾实”。《灵枢·本神》“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由上可知脾有实证。
再次,痰本为阴邪,阻滞气机,郁久化火,即成痰火,故痰证有痰浊、痰火之别;即痰伤人分阴阳二路,一者痰浊阻滞蒙蔽,二者痰火燔灼烧燎。
痰浊阻滞,蒙蔽气机
一是痰浊滞于中土,可见脘腹胀闷,纳差,嗳气,呕逆,大腹便便,便黏不爽,带下,口黏,多眵,苔腻,脉实滑弦等;治以泄土降浊,斡旋中焦,开中焦壅塞,复脾胃之升降。故用焦神曲、藿香、石菖蒲、槟榔、防己、芒硝等土家药。
二是痰浊侮木,木开发之令不行,可见抑郁,善太息,多梦,胁肋痛,月经后错,腿膝酸痛,便黏不畅,小便淋漓点滴而下,目干涩,头蒙不能决断,舌苔腻。治以繁木制土,升达乙木,复其疏泄之职。药以生麦芽、茵陈、柴胡,鸡血藤、合欢皮、夜交藤、竹茹等。
三是痰浊碍金,金降受阻,宣降之气不行,可见咳嗽,吐痰,咽堵,气短,胸闷,鼻塞,声音嘶哑,大便不畅。治以燥土生金,清降肺金,复其宣降之职。药以桑叶、紫苏叶、桔梗、半夏、瓜蒌、浙贝等。
四是痰浊实心,君火不明,可见胸闷,心悸,背痛,舌强语蹇,苔腻,脉三五不调;类似于西医诊断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梗、脑出血、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治以泄子化土浊之法,以复君主之明。药以地龙、鸡血藤、石菖蒲、桂枝、赤芍、三棱、莪术等。
五是痰浊乘水,水脏受制,权衡之令不行。症见腰腿酸痛,二便不利,女子月经不调、不孕,男子不育,健忘,头蒙,耳鸣,情绪不稳、变化无常;舌苔后部腻,尺脉弱弦。药以山药、女贞子、楮实子、决明子、炒萝卜子。
以上分别论述痰浊害五脏,然临证之时必有兼加;痰浊为患变化多端,需详审之。张德英辨证论治之时灵活运用五行生克,如痰生于中土,侮于木,则繁木治土,二脏皆调。痰伤水乘金,治以燥土生金,而金又生水,故土金水三脏皆治。
痰火燔灼,耗伤津血
痰浊阻滞,气机不畅,郁久化火。其因可本为阳盛体质,痰生即为痰火;亦可偏食肥甘大辛大热之品,化生痰火;亦可思虑繁杂,气滞津凝为痰,气郁化火,而为痰火。
一为痰火灼伤中土,症见胃脘腹部灼热,畏食凉,便秘,痤疮,面油腻。
二为痰火引木亢,可由痰郁木化火而来,症见暴躁易怒,多梦,月经先期而至,肋胁胀痛,乳房胀痛,头昏,口苦,目涩。
三为痰火灼伤肺金,咳嗽,口渴,痰黏稠而黄,火大招风而易感冒,胸闷,鼻渊。
四为痰火实心,症见面红,心悸,多有血压高、血脂高、冠心病等心血管疾患,神昏谵语等精神疾患,脉数,舌红苔黄腻。
五为痰火伤水,五心烦热,阴虚盗汗,及前述水亏之症。
痰火燔灼,往往多脏并犯,治法总以清化中焦痰火,凉降肺金,金生水,水旺以涵木消火。用药多以清凉降泄,燥土生金。清化痰火,以瓜蒌、浙贝母、冬瓜皮、白鲜皮、大青叶、败酱草。金生水,生水以涵木消火,多以沙参、麦冬、丹皮、石斛、知母等。痰火引木亢,实心,治以清痰火、平木凉心,以黄芩、竹茹、紫苏木,鸡血藤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語葵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