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善用下法 邪祛正安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善用下法 邪祛正安
[复制链接]
201
|
0
|
2019-8-23 01: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泻下法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的理论立法,属于中医学八法之一。泻下法具有通大便,荡积滞,泻实热,攻逐水饮、寒积、虫积、瘀血等作用,可治疗里实证, 实邪内闭,阴阳气血失调。
通过对清宫医案的整理不难发现,宫廷御医善用下法,重视“祛邪有助于安正”的祛邪除病思想。大量脉案中体现了邪去而元气自复的认识。但他们并非只注重祛邪,亦多倡导养正可以祛邪,准确把握两者的辨证关系,处方用药疗效显著。
重视脏腑表里气机升降
以肺与大肠的关系为例,首先是肺与大肠通过经脉互为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并在生理上密切相关,肺主宣发,大肠得以濡润,肺主肃降是大肠传导的动力。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参与水液代谢,同时大肠亦参与水液代谢,能吸收大肠之中水分,使大便成形。
其次,肺与大肠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肺热壅盛,则大肠易燥结;肺阴不足,则肠枯便秘;大肠实热秘结,肺气不利而喘咳满闷。
乾隆五十年十月初八日循嫔脉案:嫔脉息弦数,原系肺胃积热,外受风凉之症,服过宣肺宁嗽汤(蜜麻黄、煅石膏、杏仁、制半夏、橘红、枳壳、前胡、酒芩、桑皮、花粉、葛根、甘草),表凉已解。惟肺积热未清,咳嗽痰盛,胸胁胀闷,今用清肺宁嗽汤调理:
前胡二钱五分,制半夏二钱,橘红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瓜蒌三钱,黄芩一钱五分,柴胡一钱五分,花粉二钱,生甘草八分,川大黄二钱,厚朴二钱,枳壳一钱五分。引生姜三片,梨五片。一帖,午服。
此案是宣肺止咳与通下清热共用,因其痰热阻肺,腑有积热,故予肺肠同治。宫中御医喜用泻下之法,对肺热痰喘,积热日久者,多以小承气汤合用之。
此外,还有端康皇贵妃肝经有热、胃蓄湿饮之证,选用清肝调中化饮治法调理;慈禧肝胃积热所致眼目不爽,食后嘈杂,以调味承气加减等记载。
同时宫中运用泻下法之时,十分重视气机升降变化,如侧重于对胃肠之通降,以助脾之升清。需要指出的是,泻下法为祛邪之法,泻下过度自有耗阴伤气之弊。故运用时当注意祛邪不忘顾正,中病即止,而转调理之途。
总的来说,清宫御医既本着六腑以通为用之理论,又重视脏腑间整体联系。其为帝、后运用泻下法的经验,值得后学效仿。
活用泻下
方有侧重
如前所述,宫中治病,强调实效,故泻下法较为常用。诸如寒下之承气类;温下之大黄附子汤类;润下之润肠丸类;峻下之十枣汤、控涎丹类均据不同病情而相应使用。
其中,以寒下法运用更为广泛;且临床之中又因兼症的不同,多与其他之法合用:
一是里滞而发热者,常用清热泻下法。并根据病因不同,涉及脏腑不同,选用不同的方药。如疟疾之发病,多责之少阳,故选方用药时,除了承气汤泻下外,多加用和解清热之柴胡、黄芩。清宫中代表方剂,如光绪帝所用和解化滞汤(柴胡、葛根、薄荷、藁本、黄芩、郁金、槟榔、枳实、酒军、元明粉)。
二是表邪未尽而里热炽盛者,多用发表泻下法。如外感风热,咽喉肿痛之证,在泻下法之外,须加用疏风散热之品。如乾隆朝十五阿哥福晋患风热感冒,热退而表未尽,里热滞盛,故治疗予清咽凉膈散(连翘、薄荷、栀子、桔梗、木通、瓜蒌、枳实、大黄、元明粉)。
三是气滞不舒者,多选用理气泻下之法,需要强调的是考虑到肝郁化火,通常会加用清肝之品,诸如柴胡、栀子之类,又注意到热盛伤阴,则又常以养肝阴之白芍、生地之属。清宫中代表方剂有:调气化滞饮(枳青皮、香附、台乌、杭芍、三仙、内金、炒栀、郁金、槟榔、羚羊角)。
其他泻下之法,诸如活血泻下、导滞泻下、祛痰泻下、除湿泻下、育阴泻下等等在清宫医案中亦有所涉及,在此不加以详述。
经对清宫医案中的泻下法进行统计,并对其中常用泻下方药进行分析,发现宫中承气类应用频次最高当属小承气汤。在此基础上,常佐润肠通便之品;对承气类,随证加减变化灵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工作者学习。
如治痢疾,用承气汤加木香、槟榔等理气导滞,取“通因通用”之意。其次治痞满多合平胃以调中化湿,取其和胃与泻滞并行。
此外凉膈散、一捻金(人参、牛黄、牵牛子、槟榔、生军、朱砂)亦是常用之泻下方,单味中药诸如大黄、元明粉、瓜蒌等,也多为御医们所青睐。透过清宫医案,泻下法的应用范围、临证配伍要领、用药剂量大小,都能够为我们今日之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社区管理
中医外科
中医内科
男科病治疗中心
会员之家
走进中医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妇科
青橄榄网络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