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漫谈五郁证治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漫谈五郁证治
[复制链接]
144
|
0
|
2019-8-23 0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这是关于“五郁”治法的最早记载。五郁发病,与五脏密切相关,但所呈现的证候又与相表里的腑有关。因此,在临证时,要从脏腑学说上去考虑,方能不顾此失彼。
木郁证治
木郁之病,乃肝胆之郁也,多表现为两胁不适,胃脘痛,咽膈不通,饮食不下,甚则耳鸣眩晕,目不识人,或有突然仆地等。这是由于肝气郁结,日久不解,上于头目,橫逆脾胃,甚则脑络不通所造成的。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木郁达之”,达者,舒达也。方选柴胡疏肝散(《统旨》方,柴胡、陈皮、川芎、芍药、枳壳、香附、炙甘草)、丹栀逍遥散(《证治准绳》方,当归、白芍、茯苓、白术、柴胡、薄荷、炙甘草、牡丹皮、栀子)等,药物如柴胡、陈皮、青皮、香附、川楝子、佛手、香橼、生麦芽等。
火郁证治
火郁之病,乃心与小肠之郁也,多表现为目赤心热,疮疡痈肿,胸背胀痛,血溢精少,甚则神志异常,心中懊恼,救治失时,或则暴死。这是由于炎火太过,伤及阴血,火毒内攻,郁而不解,甚则攻心或攻脑所造成的。治宜清泻火毒,疏通经络。
“火郁发之”,发者,发越也,使火毒外泄之义。方选大青龙汤(《伤寒论》方,桂枝、麻黄、杏仁、炙甘草、石膏、生姜、大枣),火郁汤(《兰室秘藏》方,升麻、葛根、柴胡、炙甘草、防风、白芍)等,药物如麻黄、桂枝、生石膏、生姜、葛根、升麻、柴胡、防风等。
土郁证治
土郁之病,乃脾与胃之郁也,多表现为心腹胀满,两胁苦闷,肠鸣腹泻,呕吐霍乱,身体困重,下肢浮肿,痰饮口腻,小便频数。这是由于脾胃不和,湿浊不运,积于脘腹,并流注下焦,旁及两胁所造成的。治宜通腑导下,祛其湿邪。
“土郁夺之”,夺者,取也,使其改变原来的郁结状态。方选承气汤(《伤寒论》方,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甘草),中满分消汤(《兰室秘藏》方,青皮、当归、生姜、麻黄、柴胡、干姜、荜澄茄、薏苡仁、半夏、茯苓、升麻、黄芪、吴茱萸、草豆蔻、黄柏、木香、黄连、乌头、人参、厚朴、泽泻)等,药物如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半夏、木香、泽泻、猪苓、茯苓等。
金郁证治
金郁之病,乃肺与大肠之郁也,多表现为咳嗽气逆,呕吐,心胸满闷,发作时牵引少腹痞满,咽干,面如灰尘,卧不能转侧,甚则心胸暴痛,不能忍受。这是由于肺气郁结,失于肃降,痰液阻络,并影响气机升降所造成的。治宜肃肺降气,祛痰通络。
“金郁泄之”,泄者,发散、发泄也。方选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方,葶苈子、大枣)、厚朴大黄汤(《金匮要略》方,厚朴、大黄、枳实)等,药物如葶苈子、厚朴、大黄、杏仁、苏子、莱菔子、白芥子、生姜、丝瓜络、橘络等。
水郁证治
水郁之病,乃肾与膀胱之郁也,多表现为心胸寒痛,腰间憋闷而痛,大关节不利,四肢厥逆,腹满痞坚,行走不便,这是由于肾阳虚馁,阳气失于温煦,阴寒沉积所造成的。治宜温阳化气,利水祛浊。
“水郁折之”,折者,断也,断其病路之谓。方选牡蛎泽泻散(《伤寒论》方,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海藻、牡蛎、瓜蒌根)、十枣汤(《金匮要略》方,芫花、大戟、甘遂、大枣)等,药物如泽泻、猪苓、茯苓、葶苈子、商陆、瓜蒌根、海藻、牡蛎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中医外科
社区管理
中医内科
男科病治疗中心
会员之家
走进中医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妇科
語葵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