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从血瘀探讨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从血瘀探讨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机
[复制链接]
64
|
0
|
2019-8-26 20: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肺间质纤维化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包括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该病一旦形成,则难以逆转,只能通过积极治疗延缓其进展。多数病人病情反复发作,逐渐加重,最终出现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对于该病缠绵难愈的特点和预后不佳的结局,笔者认为本病发生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机制就是有血瘀的参与。
血瘀的概念
瘀,亦作淤,是瘀血的简称,本义指血积不行,是中医理论中的内在病理产物。对于瘀,《说文解字》释:“瘀,积血也。”《辞海》谓:“瘀,积血。即瘀血。指体内血液滞于一定处所。”淤,本指水中沉淀的泥沙,但又有“滞塞,不流通”的含义。《辞源》说:“淤,积血之病也。”一般而论,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
血瘀的来源
血瘀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跌仆闪挫等外伤因素损伤人体筋脉脏腑,直接导致经脉受损,血不循经,溢于脉外而为瘀血;另一方面是在内伤因素作用下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失调之后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后者往往在本病的发病中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详细而言,血瘀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脾失健运,痰湿内生
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气血又是脏腑功能正常运作的物质基础。人一身之气血从根本上说借胃受纳腐熟、脾运化升清之正常功能而源源生化。因此当脾胃功能失调时,就会影响气血的生成、运行和布散,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例如患者平素嗜食膏粱厚味、醇酒肥甘及辛辣腥腻之品,影响脾胃功能,不归正化,则谷反为滞水反为湿,酿生痰浊水湿。脾胃健运失司,日久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停留中焦,滋生湿浊。湿浊每每影响气机升降,导致气化和推动能力下降。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产生瘀血。此外脾脏阳气虚弱,无力统血,则血溢脉外直接为瘀。瘀血一旦产生,往往与痰湿胶结共同为害,痰瘀壅滞,阻塞气道则患者出现咳嗽咯痰、胸闷喘息、面色晦暗、口唇紫绀。
2.肝失疏泄,气机不利
肝为刚脏,职司疏泄,又能藏血。既条达气机,又疏泄情志,同时还能疏泄津液、胆汁和气血的正常分布,若疏泄失职,则百病即生。患者平素情志不遂,忧思气结,或郁怒伤肝,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郁滞日久,会出现不同的转变。一种转变是由气滞导致血液推动运行的能力下降从而产生血瘀;另一种转变是气郁日久化火,火热煎熬血液为瘀或迫血妄行、血溢脉外为瘀。肝不藏血则血失所藏则易于瘀滞血脉而成为瘀血。瘀血为有形之品,可加重气机阻滞,从而导致疾病循环加重。
3.心气不足,推动无力
心藏神,主血脉。血液的正常运行首先依赖心气的推动作用。若患者禀赋不足,素质虚弱,或年迈体虚,久病伤正,导致心气不足,鼓动血脉无力,血液运行不畅,则出现血脉瘀滞。瘀血既已形成,反过来又可影响气机宣畅,导致阴津阳气难以布达,肺失温润,进一步加重病情。临床上,本病许多患者无论症状体征,还是实验室检查方面均有瘀血表现,例如颜面晦暗、唇甲紫绀、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等,晚期甚至影响到右心功能导致右心功能不全时,则出现体循环淤血等明显的中医瘀血征象。
4.肺气不利,病及于血
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而主治节,肺脏自病或他脏久病累及于肺均可导致肺气不足。宗气贯心肺而行呼吸,心脉上通于肺,心肺两脏密切关联。肺气虚则不能治理调节心血的运行,导致“心主”营运过劳,心气、心阳虚衰,推动血脉无力则血行滞涩,出现心动悸,脉结代,唇舌甲床紫绀,颈脉动甚等气虚血瘀之象。
5.五脏亏损,气血不复,久病入络
患者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病势壅盛,病久必耗伤正气,导致五脏亏损,气血不足,络脉空虚,病邪乘虚侵袭络脉。叶天士言“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提出久病入络理论学说。依叶氏所言推理,久病入络之后必会导致血行瘀滞,故而瘀血产生。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儿科
美容之声
王牌胡汉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