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中医教你辨别异常出汗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教你辨别异常出汗
[复制链接]
114
|
0
|
2019-8-26 20: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多汗是某些疾病的预警
当今,不少人热衷于汗蒸,认为出汗多排毒又瘦身,其实,汗多未必都是件好事,其多少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
中医学认为,“汗”是津液代谢的产物。由于津液被阳气蒸化,从腠理皮肤而出谓之“汗”,其有润泽皮毛、滋养肌肤、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但当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泄太过而引起异常汗出时,即为“汗症”。风寒感冒发热的人,汗腺遇寒收缩,此时能否出汗预示疾病是否尽早康复。马上喝热汤加盖被,汗腺遇热舒张,则很快汗出热退。常见的多汗症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之一,如甲亢、糖尿病、心肺疾病、肝硬化、中毒、交感神经损伤等。
“色汗”是某些疾病的征兆
正常汗水无色,汗液有色彩通常是疾病征兆。最常见为黄汗,还有红色、绿色、黑色、白色等。祖国医学里黄汗语出《金匮要略》,表现为“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常因大汗后受寒,营卫壅闭所致,邪在肌表,故汗出色黄而染衣,常见于肝胆疾病。黄汗者应尽量清淡饮食,多食清热泻火、除湿健脾食物或蔬果。
汗液发红一般是血液或血色素混在汗液内排出,见于血液病、感染性疾病,或内分泌紊乱。此外,服用碘化剂后也可出现“血汗”。中医认为,凡气血、阴阳偏盛或偏衰,肝火旺盛和阳虚不能固表,都会使汗液变红。饮食上可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各种肉类、动物肝脏及果蔬等。
此外,体虚多汗者可见黑色汗点,提示肾气亏虚,免疫力低下;青绿色汗液提示胆精外泄,胆汁外流,常见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或糖尿病。白汗多为心肺阳虚,宗气不足,见于剧烈胸痛,心慌气短,要警惕心绞痛。
汗液黏稠也是异常出汗
人的汗液主要由水和无机盐组成,也包括皮脂、皮肤分泌物等物质,可被微生物分解成黏性物质。出汗后水分蒸发,无机盐留在皮肤表面,所以感到黏糊。还有部分人的腋窝或腹股沟可分泌出特殊臭味,俗称“狐臭”,在一定程度上困扰人的生活。
中医学里汗液黏稠常称为“粘汗”“油汗”,指汗出黏滞如油,重感冒、高烧用药后多见。汗液清稀,一般以气虚自汗居多,表现为体质虚弱、体力下降,轻微活动后就流汗不止;若兼有阴虚,则易晚上睡觉时出汗、醒来汗止,伴颧红潮热、手足心热。还有一些人手脚冰凉、怕冷冒冷汗,可由阳气亏虚、气血不足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临床经验
美容之声
亮仔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