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小儿面色望诊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小儿面色望诊
[复制链接]
176
|
0
|
2019-8-26 21: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此论虽通言诊法的大要,然尤以小儿最为适宜。其中望诊在儿科诊断中意义极大。兹就小儿面色望诊内容做如下述要。
1 小儿各种疾病的原因与面部气色的关系
要了解小儿各种疾病的原因,首先要仔细诊察小儿面部的气色。因为面部是十二经总会的地方,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原理,五脏面部的变化,可以从面部上相应的五部、五色表现出来。察小儿面部的气色就能了解五脏的病变。五部是,头额天庭属心,下颏地角属肾,鼻准属脾,右颊属肺,左颊属肝。五色是青赤黄白黑,以脏而论,肝病多青色,心病多赤色,脾病多黄色,肺病多白色,肾病多黑色。以证候而论,显青色的多是惊风证候;显红色的多是大热证候;显黄色的多是伤脾伤湿伤食的证候;显白色的多是虚寒证候;显黑色的多属疼痛,而且病多危恶。此外,前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从小儿面部气色的变化便可测知疾病的新久和预后。如气色光泽,五色鲜明的多是新病,证多轻而易治;气色沉暗,五色晦浊,证多重而难疗。然而暴感外邪的病证,而晦暗尚无妨碍,久病内亏,颜色娇艳者多危重。
2 可利用五行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轻重
观察面部的气色,还可根据五行生克的关系来判断疾病的轻重顺逆。一般五部五色符合五行相生为顺,反之符合五行相克为逆。以脾病为例,脾在五行属土,黄色是它的正常色泽,在发病过程中,如果见红色,就是火生土的象征,多是顺证、轻证,预后良好。反之,如见青色,便是木克土的象征,多为重证、逆证,预后多不良。其他各脏的病变,也可以用此理来推论。又如气血未衰,在部位相生的情况下,虽有外邪助病,也易治疗,若久病气血虚弱,又与本色相克,大多正气不支,每难速愈。
3 要从现证中注意疾病发展趋势
诊察小儿,不但要注意现证,还要从现证中注意疾病发展趋势。例如天庭部位现于青暗色的,是将要发生惊风证候的表现。见红色的多是内热病证,见黑色的大多预后不良。太阳部位见到青色的,多是惊风证候,如果这种青色蔓延到耳部的,则多属险恶证候,不易治疗。印堂见青色的必见泄泻色青,伴有微热惊惕不安的惊泻证。眉下的风池,眼下的气池,出现青色的多属惊风。见了紫色的多为呕吐上逆证。又如两眉颜色发青的,是一种无病的正常色。若双眉见红色的,则多是烦热证候。鼻准部见到红色的,多是脾经有热,如果一旦出现了黑色,则多属不治之证。口唇红色的,多是脾经有热,色白的多是脾经有寒。左腮发红的,多是肝经有热;右腮发红的,多是肺热痰盛;承浆部位见到青色的,多是惊风病;如果出现黑色的,则多属缠绵日久难愈的抽搐病证。
4 结论
以上是诊察小儿的基本知识,为诊疗小儿病的基本环节。但小儿为哑科,望色诊病之法有时可据,有时不可据,亦必查明病因,详审苗窍,细观指纹,静验见证,兼察觉声音、臭味,四诊合参,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声乐治疗
社区管理
中医外科
慢性咽喉炎治疗中心
中西结合
中药方剂
中医妇科
针道天下
岚峰pisces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