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脉诊里的误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脉诊里的误区
[复制链接]
82
|
0
|
2019-8-26 22: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以三指搭脉,从患者的脉象中诊断病情,经过长期的医学实践已证实其科学性。但随着一些中医师西化,及一些患者对脉诊的神化,常常对脉诊认识存在着误区。
一是有些中医,自我贬低中医脉诊。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脉学理论学而不精,认为切脉只是象征性地进行一次“四诊”的例行程序,充其量是看看脉搏跳动的强弱,数一数心率次数,对诊治无关紧要,更有甚者把脉时心不在焉,将思想集中在如何开方上。
二是有些中医看病如相士。“病家不用开口”,医生一诊脉,便察言观色地揣测叙述病人的症状,故弄玄虚,以藉搭脉炫耀自己的医术。
三是有些患者有意考验中医。他们看病时不向医生诉说病痛,而是三缄其口,只是将手直接放在医生台前,想考考医生把脉的准确度,认为把脉不准的中医不是好医生。
有经验的医生以搭脉感觉到脉搏的位置,以分浮脉和沉脉;脉搏的力度以分实脉或虚脉;脉搏的频率,以分迟脉和数脉;脉搏的紧张度,以分弦脉或缓脉;脉搏的均匀度,以分促脉、结脉、代脉或微脉、散脉;脉搏的流利度来分滑脉或涩脉;脉搏的长度以分长脉和短脉及脉搏的宽度以分大脉和细脉。
脉诊虽精深,但其结果还需要同其他三诊合一、病证合参、整体审察才能准确地判断病情,辨证施治。(思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中药方剂
慢性咽喉炎治疗中心
尊生保健
中医妇科
中医外科
社区管理
寻医问药
羡煞卐旁人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