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世界卫生组织教你5步吃出健康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世界卫生组织教你5步吃出健康
[复制链接]
153
|
0
|
2019-8-27 18: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们总说“要吃得健康”,到底怎样才算健康?
实现这一目的,并不难,简单5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增加你的食物多样性
来,跟我一起,伸出双手双脚,数一数过去的7天里,你一共吃了多少种食物?
双手双脚不够用的宝宝们,予以隆重表扬!一双手就搞定你一周食物种类的宝宝,请下班后拎着篮子去趟超市或菜市场——你的日子过得也忒惨了,我都看不下去了好么?就不能对自己好一些吗?
注意:这里的食物指的是天然食材,加工食品不算数!
人体是个非常复杂的有机体,从我们不再是个母乳喂养的宝宝开始,就再没有任何一种单一食物能够给我们提供所需的全部营养素了。瞧,母乳就是这么神奇而珍贵!
没有了全面的营养素做保障,我们的人生大戏是绝对唱不圆满的,什么车子房子票子孩子,统统海市蜃楼,就算有了,也会早早失去——所以,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荐,一个星期吃满25种新鲜食物,让饮食均衡,才是我们人生健康与成功的基础保障。
WHO 给你的均衡饮食 TIPS 非常简单易行:
主食以大米、小麦、玉米、薯类(土豆、红薯等)等为主体,加入各种豆类;丰富新鲜水果和蔬菜的种类及数量;在这个基础上加入动物性食物(肉蛋鱼奶)。
尽可能选择全谷类(也就是咱们说的粗杂粮),玉米、糙米、小米、燕麦、大麦等都属于,它们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我们的饱腹感,不至于“总想吃、总在吃”。
零食的选择,以可以生食的蔬菜、不加盐的坚果和新鲜水果来代替那些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或加工食品。
2限盐——你要驯化你的味蕾
吃多了盐会让血压升高,恐怕是个成年人都知道口味太咸对血压的危害。然而,不是每个成年人都知道血压与心脏病和中风的关系——高血压是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新英格兰杂志》最新发布的全球卒中(即”中风“)风险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人的中风风险全球最高,40%的中国人25岁以后可能中风!!!
事实上,全世界大多数地区的人,食盐摄入量都超标,人们每天吃进肚子里的盐量,平均达到了世卫组织建议限量(5克)的两倍!而中国人民,一不小心成为了大多数“咸人”中的“大户”。
多可怕啊!
须知:即使我们没有在食物中额外加盐,食材自身也是含有一定量钠盐的,更何况,大部分加工食品或饮料都是“含盐大户”——盐,常常是加工食品和饮料的必备调味保鲜剂,“要想甜有点儿咸”绝对是有理论依据的。
WHO 提出的减盐 TIPS 包括:
烹调加工食物时,减少用盐量,同时减少酱油及其它调味品(如老抽、生抽、黄酱、鱼露、鱼汤等)的使用量。
避免吃高盐的零食,以新鲜健康的零食代替加工食品。
如果需要用罐头或干的蔬菜,坚果、水果、肉干,尽量选择不额外添加盐和糖的品种。
餐桌上不摆放盐罐及含盐调味品(比如加盐的辣椒酱),避免养成加盐或酱油调味的习惯——你要学会驯化你的味蕾,它是可以迅速调整的,而且一旦这样做了,你绝对能够体会到少盐食物其实更加美味!
学会阅读查看食品标签,选择钠含量较低的产品。
屋主额外提醒强调各位家长朋友们:宝宝1岁前的食物制作,不需要任何调味料!不要从小养成重口味,更不要从小养出个高血压胚子!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中医内科
逆之羽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