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老年人与其“冲血管”不如改变生活方式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老年人与其“冲血管”不如改变生活方式
[复制链接]
168
|
0
|
2019-8-27 19: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老王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毛病,每年到了冬季,就到医院输液,冲冲血管,老王以为老年人的血管就像自来水管用旧了一样,里面“锈迹斑斑”,输输液就像把自来水管里面的锈迹、污垢去掉一样,免得它们把血管堵死了。这种做法对吗?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的季节,像老王一样以为“冲血管”能预防疾病的老年人很多。其实,“冲血管”这样的观点是很不科学的。一般来说,静脉输液确实可以调节血液的黏稠度,扩张血管,改善脑部供血。但是,脑血管病只有在发生血管痉挛时,也就是发病时,药物才能起到作用。如果没有发病,用药是不起作用的。而且,对于有出血倾向的老年人,输扩张血管的药物,反而会加重病情。血管里的锈迹污垢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形象比喻。目前,没有一种静脉注射的药物能像有些患者认为地洗掉污垢那样简单。何况动脉粥样硬化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病变,是长期积累所致,因此也不可能输几次液就清除掉。除此之外,老年人滥输液还存在以下风险:
一是临床使用的药物及液体,加之输液管及穿刺针头,由于受到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限制,并不能达到100%的纯度或无菌,这就给输液治疗的本身带来了更多的感染机会。二是是老年人心脏功能减退,如过量输液,会致心肌缺血,甚至引起心力衰竭。三是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表现为硬、脆、滑,这样就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如药物渗出到皮下组织,不易吸收,严重者可导致局部皮肤组织瘀肿、坏死。四是老年人由于反应能力减退,一旦出现输液过敏反应,如寒战、过敏性休克等,表现常不典型,容易错过早期抢救的时机。
因此,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与其“冲血管”,还不如加强日常生活保健。
防寒保暖
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特别注意保暖。大风降温时,要避免迎风急走,同时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
合理饮食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七八成饱,粗细粮搭配,少食油腻、脂肪、糖类。食用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晚餐量少,不宜喝浓茶、咖啡。
坚持锻炼
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调畅情志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要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激动,尽量少参加社交活动和长途旅行,适当节制性生活。
戒烟少酒
吸烟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应绝对戒烟。少量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但不能喝烈性酒。
定期体检
老年人应在入冬前做体检一次,并要对血压、血脂、血糖进行监测,尤其在有各种刺激因素时(如情绪的变化、运动量的变化),机体往往处于应激状态更应做详细检查。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脂类糖类代谢紊乱、血液黏滞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低,易使血栓形成,故要定期监测,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上古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