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养生主要方法之二顺时摄养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养生主要方法之二顺时摄养
[复制链接]
66
|
0
|
2019-8-27 19: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人类有着相对固定的寿命期限,中医学称其为“天年”,据《左传》记载,天年应在一百至一百二十岁左右。一般认为,寿限是两种过程的结果:一为同时间紧密相关的生量性改变,另一为躯体、精神疾患或应激所致的病理性改变。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均是人类寿命的影响因素;肾中精气的盛衰和脾胃的功能状态,是探索衰老机制的中心环节,是影响人类寿命的内部因素。中医养生学的各种方法,实践证明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维护身心健康和延缓衰老进程的作用。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期望的寿命可大为延长。
养生,又称为摄生、保生等,即保养生命之义。人类具有相对固定的寿命期限,有着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规律。但是,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可以增强人的体质,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从而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能使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处于阴阳协调、脏腑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从而延缓人体衰老的进程。因而,养生对于预防疾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延年益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原则与方法的系统理论。
在养生思想的指导下,前人在长时期的养生活动中,不断地研究致病原因与发病条件,研究人体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规律,不断深化对衰老机理的认识,并在预防疾病与延缓衰老的养生实践基础上确立了一系列的养生原则。遵循这些基本原则,对于养生方法的制订、运用和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养生的主要方法概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顺时摄养
顺时摄养,系指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诸方面综合调养的养生方法。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阳气升发,利于人全化生精气血津液,养生活动应注意养阳,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例如:精神调养上可结合踏青春游等室外活动使人的精神愉快,阳气畅达;起居上宜晚睡早起,初春乍暖还寒之际要注意衣着保暖,防止感冒;饮食上宜选取用辛甘微温之品,辛甘发散以助阳气升发,温食以护其阳;并可选择轻柔舒缓的户外锻炼项目,运形以养生,以利于人体的吐故纳新,气血调畅。
夏季是万物繁茂的季节,阳旺之时,人体的阳气最易发泄,因而养生活动要注意养阳。例如:精神调养上要求神清气和,快乐欢畅,使人体气体宣畅;起居上宜晚卧早起,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时午睡,以避炎热并消除疲劳;饮食宜清淡爽口,易于消化,切忌贪凉饮冷太过,注意保养阳气;运动要适度,宜安排在傍晚或清晨进行,以避其暑热,防止对人体的阳气津液消耗过大。
秋季是万物成熟的季节,阳气始敛,阴气渐长。养生活动应注意收敛精气,保津养阴。精神调养上要注意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安宁的心境,使神气收敛;起居上宜早卧早起,衣着要根据初秋与深秋的气候特点而增减;秋燥季节,要注意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饮食上要防燥护阴;秋令的特点以收为主,故宜静功锻炼。
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阴寒盛极,阳气闭藏。养生活动应注意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精神调养上应采用适宜的调神方法,勿使情志过极,无扰乎阳;在起居上宜早卧晚起,衣着尤应注意保暖;饮食宜热食,以护阴潜阳为原则,燥热辛辣之品亦不宜过食,以免化热伤阴;冬令的锻炼可因人而异。早锻炼时间以待日光为宜,大雪浓雾时低层空气多有污染,故不宜锻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喀喀喀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