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读经是最好的养生治病之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读经是最好的养生治病之法
[复制链接]
85
|
0
|
2019-8-27 19: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现代人平均寿命高于古人,传染病获得控制,但多数人却受着各种慢性病的折磨。受用古代三教经典三十多年,并行医十多年,笔者发现读经是最好的养生治病之道,三教经典揭示人生之真谛在于提升自我的人格,修心养性乃是三教的共同法门。儒家《大学》讲正心,说:‘身(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其意皆在稳定我人的情绪,使之不致过度起伏,这和老庄讲的‘虚静知止’,道理是相通的。中医《黄帝内经》说:‘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指出情绪作用与五脏健康有密切的相关。《庄子》讲的‘无情’,也是要人为人处事不要太情绪化,并非主张为人要冷酷无情。佛经说的‘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是由道德上的止恶修善去培养稳定的情绪,再由稳定的情绪去开显智慧。所以我们将三教教理再参照中医的说法,就可以明白读经,包含读医经,对我们的养生治病有莫大的帮助。
再者,现代人之所以受困于各种慢性病,大部分的原因都是欲望太重——男女之欲太重、饮食之欲太重,而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老子教人‘常无知无欲。’佛教《八大人觉经》说:‘少欲知足,身心自在。’男女之欲放纵则精气耗竭,不得不用丰富之营养以兹补充,以致于营养过剩,使内脏及血管负担过重,焉得不百病丛生?现代人若能多读圣哲经典,淡泊欲求,必能舒解感官享受之情结而得轻安自在。正如中医《黄帝内经》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着,以其德全不危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这明显指出,道德修养可以使人益寿延年。
三教经典皆有强烈的利他思想,所以儒家讲仁爱恻隐,道家讲救人救物,佛家讲慈悲普度,都认为利他才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也才能获得人生真正的幸福快乐,所以《论语》孔子说:‘知者乐,仁者寿。’又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道教的《太上感应篇》说:‘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神仙可冀。’佛教的慈悲行善乃是为自己广结善缘增加福报,最终可得究竟解脱,圆证菩提。一个无忧无惧,人际关系良好,福禄有余的善人,怎么会不健康长寿呢!一个人之所以多病短命,心理因素至少占了一半。若心有千千结,看不开,心情郁闷,患得患失,纵有仙丹妙药,难免憔悴虚损。假使藉助读经,吸收圣贤智慧,使心胸开阔,‘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易经语),抛弃许多污浊卑劣鄙陋的想法,纵使吃的只是粗糙的饮食,也会变得健康快乐。所以我们说正确的思想能治病,不正确的思想能致病。
古代道家、仙家与医家本是一家,所以晋朝的葛洪,梁朝的陶宏景与唐朝的孙思邈,都是神仙家,也都是名医,葛洪著有《肘后方》,陶宏景著有《神农本草经集注》,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因此正确地说,所谓三教,其实包含了传统的中医。因此所谓读经—读三教经典,应该包含阅读医经。现代人若能多多阅读中医的经典,必能对养生治病有莫大的助益。中医的擅长在安养五脏,所以是治本。五脏健康才能得到根本的健康,若五脏衰弱而四肢发达,只不过是外强中干,不能支撑很久。吾人今日读经,不可不读中医药之经典—《本草备要》。《本草备要》会告诉我们吃哪些中药来补益五脏,以获致健康。若能于平常时多吃一些安养五脏的中药,则可以提升免疫力,减少疲劳感冒,增进工作效率,并使情绪平稳,身心柔软。
笔者深深确认中国文化实是一座价值无与伦比的宝库,但这座宝库如今已几乎被漫天盖地的西方文化所淹没,能细心享受这些美好文化的人在台湾社会上只是极少数。这大概就是佛教所说的‘末法现象’吧!在这末法时代,众生福慧浅薄,颠倒妄想,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该宝贵的不知宝贵,不该宝贵的却拚命去追求,多数人弄得烦恼无尽,身心交瘁,各种慢性病—生理的,心理的,随着年龄的增加,病情越加沉重,找不到一条出路,非常可怜!据我行医临床十四年的经验,无论什么疑难杂症,心智上的,精神上的,神经上的,五脏六腑的,四肢百骸的,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前到后,一切疾病,皆可结合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的专长,运用心性的修持、修养、修炼,配合正确的中药处方的服用,健康食品的摄取,以及气功的锻炼,予以消除,但这需要信心、恒心与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开飞机的穷人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