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冬病夏治三五年才显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冬病夏治三五年才显效
[复制链接]
119
|
0
|
2019-8-27 1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蒋大爷患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多年,两年前听人说三伏天敷贴对这个病有很好的疗效,于是当即接受了治疗。但经过两年治疗后,蒋大爷觉得效果并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好,今年三伏天又要来了,蒋大爷有点犹豫,不知是否还要继续,特地来到医院咨询医生。医生告诉他,三伏天敷贴对很多“冬病”确实有效,但患者如果没有把握适应症,或治疗不规范,就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
附:“三伏贴”时间
初伏:7月18日
中伏:7月28日
末伏:8月7日
加强:8月17日
【把握适应症】冬病夏治并非对所有疾病都有效,适合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1、内科:体虚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或类风湿性疾病、冠心病、偏头痛、便秘、失眠、高脂血症、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
2、外科:股骨头坏死,退行性骨关节病变(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疼痛等)。
3、妇科:痛经、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
4、儿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夜啼、厌食(疳积)、遗尿、流涎等。
5、耳鼻喉科:变应性鼻炎、耳鸣耳聋、口腔溃疡等。
6、其他:冻疮,免疫功能低下,阳虚、气虚、痰湿体质者,以及亚健康状态人群。
【至少坚持3-5年】很多人在坚持两三年冬病夏治后,觉得疗效不明显便放弃了,其实,这是很可惜的。冬病夏治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来讲,要坚持3-5年才会见到明显的效果。经过治疗,有些患者可能表面上没有明显反应,但并不表示身体内没有变化,很多疾病本来就是数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发展而来的,不可能一下子就除掉病根。因此,只要把握了适应症,就一定要坚持。
每年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日各贴敷一次为最佳,如果错过了每伏的第一天,其他时间贴敷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不必苛求。为加强疗效,还可于末伏后“加强”一次。
【治养结合】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想取得最佳疗效,在饮食、生活上还得有所克制。
1、远离空调:进入空调房后,皮肤会因遇冷毛孔收缩,从而影响药物的渗入,同时也会降低经络传导的速率和活跃性。
2、少吃冷饮:冷饮一方面可伤及脾胃的阳气,使本已阳虚的体质更加虚弱;另一方面,冷食可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难以向外发散,影响治疗效果。
3、睡眠充足:每晚保证7-8小时的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松,神经紧张得到调整,从而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识别,引导药效直达病灶。
4、情绪乐观:平和、乐观的情绪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处于一种最佳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顽疾的治疗和康复。
5、适度锻炼:适度的锻炼可鼓舞阳气的生发、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同时增强机体的抵御能力。
相关链接
“三伏贴”注意事项
●每次贴灸4-6小时,小儿2-4小时,如局部有烧灼感、疼痛感或小儿哭闹不止可提前取下;若温热舒适或微痒可多贴几小时,待药物干后再取下。
●敷帖前清洁皮肤,贴药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药物移动或脱落。若贴后局部起小水疱,一般不需处理,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即可,切勿将水疱抓破;如果水疱较大或有少量渗出,可先用消毒过的针刺破水疱,再用消毒棉球吸干水疱中的液体,用紫药水涂抹;如果渗出液较多,可使用2‰的黄连素溶液冷敷患处,待渗出减少后再用紫药水涂抹局部,必要时到医院随诊。
●治疗期间,禁食生冷、肥甘厚味、海鲜及辛辣刺激食物,避免过量运动,保持适宜室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喀喀喀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