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夏季“湿病”如何祛湿?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夏季“湿病”如何祛湿?
[复制链接]
168
|
0
|
2019-8-27 19: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夏季雨水多,湿气重,湿邪易停驻在人体内,成为困扰健康的隐患。对付“湿病”,祛湿是关键。
第1招:喝碗薏米红豆汤
祛湿除了要少吃油腻、甜食、冷饮外,还可多吃点有祛湿效果的食物,如冬瓜、玉米、小米、荷叶粥、萝卜、黑木耳、茄子、豌豆苗、西红柿、莴笋、橘子等。而薏米红豆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取薏仁米、红豆各30克,熬粥喝,每日1次,有很好的健脾祛湿功效。
此外,还可以多吃点辛辣的食物,以祛除体内的湿气。如淋过雨后,在家里煮上一碗热辣辣的姜汤,待到全身发汗后,能有效预防感冒。
第2招:运动出汗能排湿
体内湿气越重的人,越该运动,运动出汗是很好的祛湿方法,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非常有益。湿气重的人可尝试跑步、健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除了运动出汗,很多养生项目也可以帮助出汗,如汗蒸、桑拿等,能促进身体内的湿气排出,还能排出身体内的毒素,适合那些不爱运动的人。
第3招:传统艾灸让湿气蒸发
传统的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对祛除体内湿气效果很理想。体内湿气较重的人可以用艾灸中脘穴(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灸该穴10-15分钟,还有调理补中气、行气活血的功效,可有效缓解胃部不适。
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也是个祛湿较好的穴位。此外,灸这个穴位还有减肥消脂的功效。
曲池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灸该穴有祛风除湿、调理气血的功效,还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等不适。
第4招:拔罐祛除体内湿气
拔罐对祛除体内湿气同样有较好的作用,拔罐时主要以脾俞穴(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中脘穴(人体上腹部,脐上4寸)、阴陵泉穴(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凹陷处)、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膝盖下面1/3处)等为主,这些穴位都在胃经和脾经上,只有疏通了胃经和脾经,才能运化水湿,达到祛除体内湿邪的作用。
第5招:泡脚消除暑湿
很多人知道冬天温水泡脚利于健康,其实,夏天温水泡脚对养生也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脾胃功能不好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脾胃功能不好,就容易被湿邪侵犯,用藿香煎汁泡脚,是夏季祛除湿气、消解暑热的首选。
将30-50克藿香放入2000毫升水中大火煮开,再以小火熬至1000毫升左右,滤出汁液,然后再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将两份药汁混合倒入盆中,待水温40℃左右时浸泡双足,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
【相关链接】
湿气过重有征兆
一、头部沉重、四肢乏力、昏昏沉沉、失眠、记忆力下降、易怒、烦躁。
二、口中发黏,舌苔厚腻。
三、胸腹胀满、食欲欠佳、小便不畅。
四、下肢浮肿,朝轻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黏滞,便完后感觉不爽。
五、早晨起床时特别疲劳,打不起精神,而且越躺越乏。
六、皮肤病复发,脚缝痒,起水泡甚至溃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wǒ想我是海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