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老年人的心理养生也很重要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老年人的心理养生也很重要
[复制链接]
162
|
0
|
2019-8-27 19: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无论社会或家庭为老年人提供多么好的养老环境,如果老年人不调适自己的心理,不会养生,也不可能达到健康的长寿。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乐观是养生的唯一秘诀。”老年人要健康长寿,就要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做情绪的主人。遇烦恼能排除,遇挫折能顶住,遇到疾病不发愁,丧失亲人能承受。这样才能心情愉快,使身体保持蓬勃向上的健康状态。
1 从进取到养生
进取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有进取心的人热爱自己的生活,有生活目标,有精神支柱,生活充实,心情愉快。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就可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
有进取心的人有执著的追求,遇困难不气馁,能刻苦钻研,发奋学习。多动脑,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可以延缓大脑的衰老,又可延缓机体的衰退。美国科学家把73位平均年龄在 81岁的老人分成三组:勤于思考组、思维迟钝组、受人照管组。实验结果:勤于思考组的人血压、记忆力和寿命达到最佳指标。三年后,勤于思考组的人都还活着,思维迟钝组的人死亡 12.5%,而受人照管组的人则有37.5%已经死去。有科学家用超声波测量出勤于思考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从而保养了脑细胞,使大脑不过早衰老。还有人用正电子断层放射照相术的方法对大脑新陈代谢进行研究,发现脑子活动时总是把较多的葡萄糖送到脑中最需要的地方。在安静时,老年人和青年人相比,脑内葡萄糖利用率较低,但用起脑来,脑最活跃的地方所得到的葡萄糖并不低于青年人。所以,用脑可促进脑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著名心理学家潘菽92岁时曾说:“我亦老年,对老年心理学有自己的体会,不断的脑力活动使我的头脑还可使用”。那些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发明家之所以长寿,可能与他们的进取心、钻研精神有关。
2 淡泊养生
我国古代的养生家嵇康说:“清虚静泰,少私寡欲。”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都是说不贪图功名利禄、心胸开朗、无忧无虑、无仇无怨、无悲无悔就能保持愉快、满意与积极情绪,自然有益于健康。 文坛寿星冰心老人在82岁时曾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为题,总结她的养生经验。她认为淡泊就是对物质生活不过分奢求,过清简朴素的生活,宁静是心里
尽可能排除个人的杂念,少些私心,人生在世,不为个人私利操劳,心胸就会宽广,心情就会乐观,这样就不会伤神而伤身,终会健康长寿。
淡泊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宽容、谦虚、平静、知足、不攀比。相反,如果比级别待遇不如人,比生活条件不如人,越比就越生气。这样心理难以平衡,消极情绪困扰自己,苦恼自己,必然会损害健康。有人称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老人要做情绪的主人,要制怒,“宁静”,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遭到什么挫折,要能冷静对待,面对现实,听其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经得起欢乐与忧伤的考验。清代阎敬铭受了太监李莲英的陷害,大怒之下卧病不起,在冷静的思考中,写下了《不气歌》,从此不再生气,这是宁静制怒的良好范例。
3 遗忘养生
老人要记恩不记仇,要有容人之量,要珍惜时间和精力,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做到情绪平稳。要遗忘什么呢?
遗忘经历的坎坷 有些老人不为经历的坎坎坷坷而悲伤,而是承受了创伤,心情平静地做好当前的事,来弥补创伤。武汉的卫衍翔、北京的王兆民老人等都是坎坎坷坷地生活了几十年,工作不久又到了退休年龄,但他们退而不休,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大踏步追赶、弥补失去的青春年华,了却他们的终生夙愿,取得了成就,得到了欣慰。
遗忘个人的恩恩怨怨 有的老人提起年轻时某人对他的打击,就牢骚满腹、喋喋不休、怒气冲天,直到古稀之年还记忆犹新,真是记了一辈子的仇,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受了打击感到委屈,情有可原,但如果认识了让心情平静的秘诀是正确的价值观念,他的埋怨就可以大部分遗忘了。
遗忘心烦的小事 对微乎其微的小事也不要记在心上,有时因为夸大了小事,引起不必要的烦恼。有一位老人掉了一根针,未找着就一夜未睡好,担心那根针刺伤了小孙孙。其实尽量查找清楚就行,何必发愁!生命有限,失去不会再来,还是把引起心烦的事忘掉,以求心情平静,利于健康。
遗忘力所不及的事 对于力所不及的事,不要纠缠在心,对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困难不去着急。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有成功也有失败。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成就,自然可体会到战胜困难的幸福,但在战胜不了时,还是忘掉为好,也不要勉强去办。一个哲学家说得好:“快乐之道无他,就是自己的力量所不及的事不要去忧虑”。
日本老人的长寿经验也提出了三个忘记:(1)忘记死亡,可摆脱恐惧死亡的困扰;(2)忘记钱财,可从钱财的桎梏中解放出来;(3)忘记子孙,可卸去为子孙操劳的精神负担。这也是值得参考的。
4 宣泄养生
宣泄就是毫无顾虑地谈出自己的心事,有的医生把这称为“净化作用”。医学专家和心理专家都认为减轻忧虑或消除忧郁的有效良药是“跟你信任的人谈自己的问题”,找个知心朋友,把心里的烦恼、苦水一古脑儿倒出来。“尽抒胸怀”,可以减轻不舒服的感觉。
倾诉心事,心理状况得到改善后就可使身体状况也得到改善。有人研究发现倾诉心事可改变免疫功能。心理学家詹姆斯·潘尼碧加让一组学生在四天内每天把过去经历的伤心事写出来,另一组只把生活琐事写下来。6个月后,经过检查,把心事倾诉出来的学生的免疫功能显著改善,且维持6周之久,这说明宣泄可以得到心理上的解脱,同时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这是因为免疫系统与脑部有联系。在70年代就有研究发现,胸腺、脾脏淋巴结和骨髓组成的免疫系统的器官中有神经纤维,由于所有神经最后都与脑部相连,免疫系统与脑部也有神经联系。有医学专家证明了免疫系统与脑部之间通过“信息物质”发生化学联系,还有人发现免疫细胞对脑中神经肽感应灵敏。由此看来,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是有着密切和多方面的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浪漫的小灰灰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