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药补 食补 不如“神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药补 食补 不如“神补”
[复制链接]
107
|
0
|
2019-8-27 20: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人们提起养生,都会津津乐道于健康饮食、运动健身以及时令进补。其实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古时养生家把养心神、调情志作为养生寿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药。
《淮南子》说:“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性之末也。”这说明只知加強营养,不慬养神之重要,是难以健康长寿的。
《寿世青编》曰:“药之所治只有一半,其几一半则全不系药方,唯在心药也。”所谓“心药”,就是心理治疗。
《医钞类编》也说:“养心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攘扰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也就是说,养神要光明磊落,从容温和,排除杂念,驱逐烦扰,专心致志,精神静谥,做到安静和调,神清气和,乐观愉快。所以养神、调情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积微成损 积损成衰
所谓健康之人,必须具备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健康,但有些人忽略精神对形骸的调控作用。而要保全精神健康就得从点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若长期反复持续,或放纵自已的不良情绪。点滴之害会殃及自已的健康。临床上很多病例都显示了精神对健康的影响,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胃反流性食管炎、睡眠障碍、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许多缠绵难愈的疾病,都可以找到精神持续紧张、情绪长期不良的病史,按中医辨证,均属肝郁气滞。
在治疗本病的同时,应用疏肝理气、柔肝化瘀的中药来治疗。正如嵇康所言:“至于措身失礼,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损成衰,从衰得白,从白到老,从老到终,闷若无端。纵少觉悟,成叹恨于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于未兆。”如果说病入膏肓,回想起自己平时生活起居、精神境界,恍然大悟于积损成衰,那将会是多么懊恼的事。
一些智商和情商都偏高的人群,他们慬得营养饮食、规律作息、慎行内敛,在患危重病后常困惑于缘由。没有遗传背景、不良嗜好,怎么会得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殊不知过度思虑、过度疲劳和过度紧张,同样是健康之大敌。其结果是外人看到了你的光环、成就,独留下病痛的形骸煎熬自已的余生。
害成于微 救治于著
精神的损伤往往是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形成的,绝大多人总是在疾病发作后,去找医生求助治疗措施,“自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一些受凉感热等微疾以食代药,尚可有效,而精神之损害是无法通过饮食、健身而补救的。
北魏“竹林七贤”之一,嵇康说:“害成于微,而救治于著,故有无功之治。当我们身体出现各种不适时,西医临床生化检査及影像检查往往无阳性结果,临床均诊断为亚健康。造成亚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过度紧张,过度疲劳,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嗜好,心脑血管及其他慢性病的前期,疾病恢复出现的种种不适,人体生物周期中低潮时期,营养不均衡,长期缺乏身体运动等。
人们有轻微症状时不会太重视,只有到某一种症状影响到自已的身体或生活时,才会就医,也就是说从“未病”转到了“已病”,此时只有靠药物才能觧决。很多患者就医时会问,我该在平时吃些什么才能治好我的病?这时,食疗不是万能的,在“未病”先防或“病后康复”的阶段,食疗调养是最好的时机。而“已病”,就要花大力气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
守之以一 养之以和
《养生论》道:“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神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回其操,不夭其年也。”从中可以看到养生“五难”中有“四难”是属于精神类的范畴。
要克服这些养生难点,就要做到“守之以一,养之以和。”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宽以待人、乐善好施固然是独善其身的法宝,但适逢竞争激烈、強者适存的今天,应积极主动调节精神才会更适应当今社会。
我们面对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如何使自身的“感情势能”不过多积累而保持身心健康呢?情绪释放就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它可以让郁结在胸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以求得精神心理上的郁闷、压抑的觧脫。其次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在活动中获得幸福和满足感,可驱除心中烦恼。
神补还可用调息法,通过调息不断修炼自己情志。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调息方法:以鼻缓缓深吸气,屏息5秒。以口缓缓吐气,吐气时口念:“吹”—“呼”—“嘻”—“呵”—“嘘”—“呬”,再屏息5秒。吸气的同时意念中想象气体递次通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腹腔,呼气时想象气体从腹腔—肺—支气管—气管—喉—咽—口腔依次呼出,反复此呼吸动作,以个人承受能力为限,毎日1次,每次呼吸30~50次。
这种调息方法既可以放松情绪,又可以提高肺功能。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此养生六字诀与养生深呼吸,相结合可强五脏。现代医学认为,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叶只被利用2/3,其余1/3是闲置的,尤其是不喜爱运的人,长期闲置的气泡容易粘连,可容易诱发肺感染、间质性肺病、肺不张、肺癌等疾患。通过这种调息方法,不仅可提高心脑供氧量,又可改善肺功能,还可使人入静、冥想,排除杂念。长期练习既可以强身,又可以达到恬淡的心境。(贾佩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千鼎互联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