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卫计委公布胡蜂蜇伤诊疗原则 被蜇后立即拔毒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卫计委公布胡蜂蜇伤诊疗原则 被蜇后立即拔毒刺
[复制链接]
75
|
0
|
2019-8-27 21: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消息,近期陕西多地出现胡蜂蜇人事件,造成42人死亡。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在其网站公布《胡蜂蜇伤诊疗原则》,如被蜂蜇,检查有无皮肤内的毒刺,发现毒刺应拔除,用清水冲洗伤口。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近期,陕西省多地出现胡蜂蜇人事件,累计蛰伤人数为1640人,现住院治疗206人,死亡42人。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紧急部署医疗救治和防范宣传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胡蜂(Vespoidea)隶属于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组,亦名马蜂、黄蜂、草蜂等,目前全世界已知约有5000多种。胡蜂毒素中包括生物 源胺(如组胺、多巴胺等)、激肽、肥大细胞脱粒多肽、神经毒蛋白、磷脂酶A2、透明质酸酶等多种成分,被胡蜂蜇伤后局部伤口可出现疼痛、红肿、丘疹及红 斑,或黑钉头似的坏死性病灶,可伴有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全身多系统的损害,严重中毒者可死亡。
文件指出,夏秋季是胡蜂活动较多的季节,多分布在野外植物茂盛的区域,到郊外游玩或去野外工作,要穿长袖衣裤。如与蜂群相遇应尽快躲避,不要主 动拍打和驱赶。一旦招惹蜂群,要马上采取保护措施,如躲进建筑内关好门窗、就地趴下减少暴露面积,用衣物或其他膜状物覆盖身体,尤其做好面部、手等暴露部 位的保护。如被蜂蜇,检查有无皮肤内的毒刺,发现毒刺应拔除,用清水冲洗伤口。非专业人员不要触动马蜂巢。
文件提醒,一旦被蜂蜇,尽快拔除蜂刺;皮肤局部的酸性液(如食醋)处理;充分水化;有专家建议当蛰伤皮肤红肿明显时,可使用氢化可的松200 mg/日,疗程3 – 5天。目前尚无法证实上述治疗的有效性,建议根据患者病情谨慎使用。
文件还介绍了四项一般处理原则,分别为:(一)局部处理:胡蜂不留刺在人体,蜜蜂有可能将刺留在体内。如有刺应用黏性大的胶带拔除,清水彻底冲 洗。冰敷对减轻局部反应有效。过敏严重者,可用0.1%肾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局部可敷用水调的季得胜蛇药;(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有严重过敏 反应、溶血时使用,对蜂蜇伤的其他影响也有减轻的作用;(三)血液净化治疗:血液灌流能较好清除血中毒素。重症患者可连续2次灌流治疗;(四)对症支持治 疗:根据患者表现及病情,采取相应的对症支持措。
此外,文件还指出,蜂蜇伤属于非感染性疾病,早期无需使用经验性抗生素,重视各种感染控制措施,有效预防医院获得性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莎拉酱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