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9种病不妨先看中医
返回列表
发新帖
9种病不妨先看中医
[复制链接]
136
|
0
|
2019-8-27 21: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西诊断方式不同,看病也各有所长。医疗界常这样比喻,如果把看病比作观察一棵大树,西医重视树木本身的变化,可不断切割、定格到最精细程度,但没办法处理不确定或看不到的东西。中医是整体性的归纳整合,看的是大树所处的周遭环境,包括泥土状态如何、这棵树在整片森林中占有的位置及气候变化对它的影响等,很注重动态平衡。目前,中医对下列疾病累积了不少治疗经验,看这些病时不妨先参考中医的意见。
1. 感冒、发烧。中药的效果很快,通常一两天就能改善不舒服的症状。
2. 自律神经问题。如肠易激综合征,中医的治疗效果不错,这份研究结果被刊登在1998年的《美国医学期刊》上。研究方法是将患者分三组,一组吃同样的中药,另一种依体质给予不同中药,最后一组则是给安慰剂,结果发现前两组病人的状况都比安慰剂效果好,且针对个人体质给药的治疗效果持续更久。
3. 不孕。中、西医共治是全球治疗不孕的趋势。新近研究指出,针灸和中药可提升受孕率。2011年澳洲的研究显示,以中药调理治疗不孕4个月,比起吃西药或做人工受孕,成功受孕率提高3.5倍。研究人员指出,中医长于精确掌握并分析月经周期变化,找出不孕的原因,并借由调整月经周期达到顺利排卵、怀孕目标。
4. 干燥症。像风湿、红斑狼疮或更年期等造成皮肤干痒,中医可用滋阴的药让身体恢复调节水分功能,不会再干巴巴的。
5. 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炎等,中医可让过敏症状获得较好的控制。以过敏性鼻炎为例,吃中药可让鼻子畅通,而且不会产生昏昏欲睡的副作用。中、西医合作防治哮喘,比如运用刮痧、穴位按摩肺经(手上虎口的合谷穴),达到控制气喘效果,能减少患者住院和急诊次数。
6. 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调理。目前中医尚无法根治糖尿病和高血压,但可缓解慢性病患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如糖尿病患的手麻脚麻,以提升生活质量。中药可控制血压、血糖,防止疾病继续恶化、减少并发症,如果控制得当,可以减少西药用量,但不可能完全停药。
7. 妇科问题:如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巧克力囊肿等,中医可调理改善,但要配合西医追踪检查。中医很擅长“调经理带”,调理月经周期及处理分泌物问题也是治疗痛经、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的主要方法,但一定要配合检查,如肌瘤变得太大,就要考虑手术切除。
8. 产后乳房堵塞发炎:产后妇女常见乳腺不通、发炎,硬得像石头一样,或严重胀痛无法哺喂母乳,中医可用泌乳或通乳方来做改善,保持乳腺畅通、减轻疼痛。
9. 脑部和神经病变:如耳鸣、耳聋、视神经萎缩以及中风,都可通过针灸改善。针灸造成的局部刺激可以改善气血循环,让生理功能复原,不过还是要配合生活上的调整,像晚上11点前入睡、少吃辛辣物等,才能达到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中医内科
会员之家
肝病治疗中心
医理探源
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