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淋巴瘤的病因是什么?为何瞄上年轻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淋巴瘤的病因是什么?为何瞄上年轻人
[复制链接]
72
|
0
|
2019-8-27 21: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淋巴细胞是人体健康卫士
淋巴瘤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里,其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而且从儿童到老人都可能发生淋巴系统的肿瘤。
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健康卫士,他们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机体内衰老坏死的细胞,维护着机体内环境的“整洁有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石远凯教授比喻说,蚕豆状的淋巴结成群地分布在淋巴管汇集的部位和静脉周围,筑起了保护人体健康的“防御性长城”。另外,除毛发、指甲、角膜以外的其他组织和器官,如胃肠道、支气管、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皮肤、甲状腺等也广泛分布着大量的淋巴组织,共同组成保护人体健康的淋巴免疫系统屏障。
“免疫系统就像人体的‘军队’,及时清除身体内发生突变或癌变的细胞。一旦免疫功能出现紊乱,癌变细胞就有机可乘。”石远凯说。
工作压力大易患淋巴瘤
石远凯透露,目前淋巴瘤的发病率出现了不断升高的趋势,我国每年新增患者约2.5万人。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年递增率达到3%~5%,是所有恶性肿瘤中增长速度最快的。
“淋巴瘤的发病年龄越来越提前,目前以30~45岁的中青年人为主,且以男性偏多。”石远凯表示,淋巴系统是人体很重要的免疫组织,青壮年时期的免疫系统处于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适应外界的变化,因此容易产生恶性改变。“另外,年轻人生活、心理、工作压力增加、生活不规律以及过度疲劳等都是淋巴瘤的发病诱因之一。”
2009年9月,李开复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一路创业至今,李开复给自己的压力过大,经常处于疲劳作战的状态,导致免疫功能下降,降低了防御外来病毒及自身体内细胞癌变的敏感度,患癌症的几率因此而大大提高。
石远凯提醒,预防淋巴瘤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在凌晨零点到3点务必休息,如果熬夜,免疫系统就没有办法得到休息,容易引发淋巴瘤。
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
“常规治疗一周仍然持续发烧,也是淋巴瘤的‘信号’之一,需及时到医院确诊。”石远凯介绍说,由于淋巴瘤的表现比较隐匿,不痛不痒,很多患者会将发烧等症状与感冒病症混淆。因此,除了淋巴结肿大外,有三种常见并发症要特别注意——发热:体温长期徘徊在38~39℃之间,有持续高热,也有间歇低热,少数人有周期热;消瘦:多数病人有体重减轻的表现,在短时期内减少原体重的10%以上;盗汗:夜间或入睡后出汗。
人的身体每个部位都会发出各种信号,从头到脚,关注身体健康就要关注身体本身发出的信号。石远凯建议,个人对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脖颈、锁骨区域或腋窝、腹股沟部位;经一般抗炎治疗无效的“淋巴结结核”和“慢性淋巴结炎”;反复出现淋巴结肿大;或者长期低热、周期性发热,特别是伴有多汗、消瘦等情况,应及时检查,争取在第一时间捕捉到疾病的蛛丝马迹。
石远凯认为,淋巴瘤的病因比较复杂,发病率逐渐增高,与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长时间处在通风不良的环境里,染发或使用非环保的装潢材料等都有关系。不当的饮食方式也会增加淋巴瘤的发生,如饮食中食品添加剂过多,蛋白质摄入增多,或是维生素和蔬菜的摄入减少,都会加大淋巴瘤的发生概率。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内科
杏林杂谈
医理探源
会员之家
肝病治疗中心
羡煞卐旁人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