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内科
›
清肝止衄汤治疗鼻衄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清肝止衄汤治疗鼻衄
[复制链接]
116
|
0
|
2019-8-27 23: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鼻衄是临床常见病症。引起鼻衄的原因较多,以笔者所见,凡属热证,均应归咎于肝。如古人常将肺系出血的咳血、衄血称为木火刑金;将脾系出血的吐血、便血称为肝火犯胃、肠风出血(风即肝的代称);将肾系出血的血崩称为肝经血热、疏泄太过,尿路血淋称为“淋属肝胆”(叶天士语),可见五脏系统出血都与肝脏有关。肝为藏血之脏,肝经有热,迫血妄行,某系血络破损,即呈某部出血。
清肝止衄汤是我伯父、成都中医药大学陈潮祖教授临证多年总结创制的新方。家严将该方收入其所著《中医治法与方剂》一书中。该方由青黛、焦栀、黄芩各10g,丹皮、瓜壳各15g,青蒿20g所组成,清肝止衄,适应于治疗肝火犯肺的出血症,如鼻衄如注,舌红苔黄,脉象弦数。鼻衄虽因肺窍脉络破损所致,病位在于肺系,却因肝经热,迫血妄行,故属肝火犯肺的机理。治疗此证,法当清热凉肝,澄本清源,使血能贮藏于肝,其衄血自止。方中青黛入肝以凉血分邪热,得善清肝经气分邪热的栀子、黄芩与凉血散血的丹皮相助,清热凉血作用大为增强。复用善清暑热、清透厥阴少阳邪热的青蒿,能得清中寓透,事半功倍的效果。木火刑金本是金不制木,火随气升,故佐瓜壳降泄肺气,使其火随气而降,成为以清肝为主,佐以降泄肺气的配伍形式。用治肝火犯肺的鼻衄,可收清肝止衄的功效。我们从1993年以来,先后用此方治疗14例鼻衄患者,疗效甚佳,均服1~2剂鼻衄即止。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病例1 刘某,女,78岁,1994-07-09初诊。
自述鼻衄已逾1月,曾易数医,均无寸效。望其舌质,红绛少苔,切其脉象,弦数有力。符合肝火犯肺,迫血妄行的机理。遂书此方1帖,嘱其水煎,速服。次日复诊,自述服药后鼻衄已止,现又感心区绞痛难忍。因思此为失血长达1月,营血自然已虚,今鼻衄虽止而血虚不能立即充盈于脉,以致脉络挛急而呈绞痛。治宜柔肝疏郁,始合病情。为此再书一贯煎,重加白芍、甘草,患者连服2剂,心痛亦止。
病例2 李某,男,31岁,1995-08-12初诊。
自述鼻衄3日不止,血流如注。观其舌质偏红,切其脉象弦数。时值盛暑,显因暑热内逼,致使肝经血热妄行,木火刑金,发为鼻衄。为此书清肝止血汤原方加生地20g,小蓟20g付之,次日复来,谓其鼻衄已止,余无不适。嘱其原方再服1剂,以清其余热,巩固疗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妇科
【小渔夫】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