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孕妇不宜太肥胖,母亲婴儿都危险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孕妇不宜太肥胖,母亲婴儿都危险
[复制链接]
130
|
0
|
2019-8-27 23: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孕妇小王曾因为工作繁忙做了两次人流,33岁的她去年秋天再次怀孕,娘家、婆家都非常重视:“这么大的年龄了,一定不能再放弃了!”所以全家人轮番上阵,不停地给她补充各种营养食物。在妊娠30周时,小王的体重就由原来的120斤猛增增到了206斤。最近,小王突然出现了头晕、水肿的症状,且血压增高至193/103毫米汞柱。近日到哈医大四院检查时,产科主任蔡雁教授诊断出小王患上了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及肥胖症,于入院后第二天就为她紧急施行了剖宫产术。早产儿发生了新生儿窒息、低血糖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情况,后经及时救治才使母子双双平安。
蔡雁指出,目前大家对孕期体重增长的认识进入到一个误区。孕妇更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量地进食营养品,过度追求高营养、高热量的食物,认为这是积蓄孕育胎儿所需能量的正常过程。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孕期知识缺乏较为突出,对肥胖的危害不以为然,肥胖孕妇的比率明显增加,由此导致的母婴发病率也随之“水涨船高”。
孕妇过度肥胖 妊娠高血压找麻烦
蔡教授介绍说,国内外学者开始日益重视肥胖孕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代谢综合征及孕产期并发症的关系。对母亲而言,过度肥胖会发生流产、早产,诱发妊娠期糖尿病、血压升高、羊水过多、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血栓栓塞等疾病。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可增加1.5~20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增加2~21倍。同时,体重指数越高,引起高血压的危险性越大,超重和肥胖成为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蔡雁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时特有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和婴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易致巨大儿的出生,难产率也会随之增加。巨大儿在分娩过程中手术助产机会增加,可使产道损伤、子宫破裂、尾骨骨折、产后出血的发生几率均大幅增加。由于盆底肌肉损伤,日后有可能引发盆底功能障碍,甚至子宫脱垂,且易引起胎儿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颅内出血等产伤,发生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的危险。而对于胎儿和新生儿而言,肥胖孕妇新生儿畸形发生率可增加35%~80%,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增加1~3倍,隐睾症发生率增加1.5倍,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低血糖及高胆红素血症等也会相应增加。
孕期营养应科学 体重控制加咨询
蔡主任指出,孕期营养摄入过量,体重增加过多易在体内形成脂肪沉积,增加畸形儿、巨大胎儿及胎儿宫内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这就要求孕妇首先应了解孕前的体重,通过孕前体重指数评估体重是否标准。体重应该如何计算,蔡主任向大家介绍:体重指数kg/m2 =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然后,根据体重指数(BMI)不同,孕期有不同的增重标准。偏瘦者(BMI29):<7.0kg。最近,哈医大四院还专门成立了孕期营养门诊,对孕妇进行营养门诊咨询、指导,针对孕妇制定个体化的孕期营养方案,达到各种营养成分的合理摄入,以利于自然分娩,改善母婴健康状况。蔡教授建议,孕妇应学会平衡饮食,少食多餐,控制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
链接
有研究表明孕期体重增幅超过建议值的孕妇,子女7岁时体重超标的风险高于普通儿童48%,而且子代在成年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将高于出生体重正常的孩子。著名的都哈理论(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认为,除遗传基因和生活习惯,如果生命在发育过程早期(包括胎儿和婴幼儿期)经历不利因素(如营养增加过剩或环境不良等),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几率将会增加,甚至对以后几代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中医内科
会员之家
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