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吃辣有害嘛?调查称辣味最受喜爱,过度嗜辣伤身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吃辣有害嘛?调查称辣味最受喜爱,过度嗜辣伤身
[复制链接]
162
|
0
|
2019-8-28 04: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国人正在进入“无辣不欢”的时代。2012年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酸甜苦辣咸五味中,老百姓最喜欢“辣”;菜系中,以辣为特色的川菜和湘菜位居前两名;国外饮食上,也是偏重辣味的韩国料理排在首位。当吃辣成为全民风潮,健康隐忧便慢慢逼近。
辛辣刺激能让人快乐
国人为何对“辣”如此青睐?相关专家认为,这跟辣味本身的生理作用关系很大。
营养丰富。“近年来,辣椒的营养价值被广为称赞,促使人们尝试吃辣。”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沈雁英教授指出,首先,辣椒富含多种维生素,包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胡萝卜素、叶酸等;其次,辣椒含有钙、铁等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国内外最新研究还表明,吃辣有暖胃驱寒、促进血液循环、美容、降脂减肥、止痛散热等益处。
开胃、消食。北京中医药大学营养学教授周俭告诉记者,辣椒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可开胃、消食。人们在没有食欲时,只要吃些辣椒,马上就会胃口大开,因此辣椒也成了人们佐餐的宠儿。
有助缓解压力。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西英俊指出,与酸甜苦咸不同,严格讲,“辣”并不是一种味道,而是身体灼烧的刺激感。这种刺激感所带来的痛,会促使身体分泌大量内啡肽(一种化学物质),让人产生愉悦感。当刺激消退,人的压力也随之得到释放。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博士郑秀丽表示,红色本身可以振奋人心,辣椒的“红”也有这样的作用,能让疲惫的人在心理上得到振奋。“这也是红晃晃、油亮亮的川菜之所以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味觉“退化”,需要刺激。“快节奏生活改变了人们的味蕾。”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指出,现代生活的压力,使味觉变得迟钝。当人们在对很多东西抱怨“没味道”时,诸如“辣”这样的刺激性口味就成了追求的必然。
过度吃辣伤肠胃、促三高
“虽然辣椒传入中国至今不到400年,但现代人已经活在辣椒时代。”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蓝勇教授对辣椒进行过多年研究,他按“辣度”绘制了中国吃辣版图。
“重辣区”在长江中上游,包括四川、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北方是“微辣区”,包括北京、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山东以南的东南沿海,包括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为“淡辣区”。基本上,除极南和极北省市外,中国已经被“辣”所覆盖。
四川省文化与健康研究中心熊运华会长表示,重辣区的形成,与当地地形和气候有关,比如四川位于盆地,湖南、湖北多为丘陵,这些地方都很潮湿,冬天更是阴冷。人们需要多吃辣椒,以达到除风发汗、行痰除湿的作用。但对其他地区的人而言,放纵吃辣的背后,却隐藏着健康危机。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于康教授告诉记者,若全民都不分地域、不分季节地过度吃辣,通常容易导致3大问题。
过度刺激食欲,使人超量饮食,甚至是暴饮暴食,从而引发肥胖及三高等问题。烹饪专家乔杰指出,一般厨师做菜“逢辣必咸”,为了中和辣味,需要增加用盐量,这也是川菜口味较重的原因。而过辣、过咸的重口味饮食会给身体带来双重危害,间接诱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伤及肠胃。过辣饮食易让肠胃产生灼烧感,导致胃食管反流或便秘、大便干燥等问题。患有胃溃疡、痔疮的人食用过多辣椒使病情雪上加霜。在辣椒素的刺激下,痔疮甚至可能恶化为肛门脓肿。
改变口味慢慢做起
“不要以为‘重口味’是改变不了的,其实,25天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协和营养专家于康表示,改变口味没有特别的办法,只有坚持。你可以先从麻辣降到中辣,再到微辣,坚持微辣水平,就会对身体利大于弊。通常坚持4个星期,口味就会慢慢变轻,坚持3个月到半年,就能达到持久性的改变。于康强调,减盐、减油都是这样一个过程,如果能做到,会大大降低“三高”等慢性病的发病率。
专家提醒,以下人群必须“戒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气管炎、肺心病、肺结核患者;慢性胃炎、胃溃疡、食管炎患者;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患者;红眼病、角膜炎患者;产妇、孕妇;肾病患者;甲亢患者;皮肤病患者;正在服用中药的患者。(李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喀喀喀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