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大医院线
›
中医内科
›
袁长津清肺宁嗽 滋阴凉血 治咳血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袁长津清肺宁嗽 滋阴凉血 治咳血
[复制链接]
44
|
0
|
2019-8-28 04: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咳血,又称咯血。指咳嗽时,血自肺中经气管咯出,或纯血鲜红,或痰血相混,均称为咳血。主要由于外邪犯肺,或阴虚火旺,而致肺络受损,血溢气道,咳嗽而出。
辨治方药
中医辨治咳血一证,一般分为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气犯肺、肝火犯肺、肺肾阴虚、气不摄血等7种类型进行论治。咳血为病,总以肺为主。肺为华盖,主气,故表邪易犯,气郁化热;肺为储痰之器,痰热蕴结,难免咳喘气逆;肺为金脏,火克金,阴虚火旺,每灼伤肺脏。总之,肺为娇脏,肺络易损,表邪犯肺、痰热壅肺、阴虚火旺,皆可损伤肺络而致咳血。而从临床实际来看,外感咳血,以痰热壅肺者为多;杂病咳血,以阴虚火旺型为多。且两者有时还常在一个患者的病程中,先后交替出现。
痰热壅肺
咳嗽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每感外邪即发,咯吐浓痰,痰中夹血,或咳吐鲜血,间夹泡沫,初起常有寒热、头痛等表证,舌红苔黄,脉数或弦。治宜清热化痰,宁嗽止血。
基本方药:柴胡、法夏、侧柏叶、阿胶(烊化)、炒苏子各10克,黄芩、冬瓜子(打碎)各15克,鱼腥草、芦根各30克,甘草6克;水煎日服1剂,分3次饭后1小时服。
方解:方中主以黄芩、鱼腥草、芦根、冬瓜子,清热化痰,抗肺部感染;辅以侧柏叶清痰止血,阿胶滋阴止血;半夏、苏子祛痰降气,柴胡疏表邪、清郁热,甘草止咳和中,共为佐使。
加减运用:咳喘剧者,选加麻黄、杏仁、桑白皮、葶苈子等;表寒重者,选加苏叶、荆芥;里热甚者,选加生石膏、知母、炒山栀;咳痰不爽者,选加川贝、瓜蒌;咯脓血痰而腥臭者,选加蒲公英、桃仁、薏苡仁、桔梗、虎杖等;咯血多而不止者,选加孩儿茶、白及、仙鹤草等;气逆甚者,去柴胡,选加代赭石、旋覆花;气虚者,去苏子,选加党参、太子参、黄芪等;阴虚者,减法夏,选加麦冬、百合、生地、天门冬、南沙参等;结核病患者,加百部、丹参等。
肺肾阴虚
咳嗽痰少,口咽干燥,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常伴有五心烦热,颧红,午后潮热,盗汗等症,舌红苔少或苔黄而干,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凉血止血;可选用百合固金汤加减。
基本方药:百合、生地、白茅根各18克,玄参、麦冬、白芍各15克,川贝、黄芩、当归、阿胶、侧柏叶各10克,甘草6克。
方解:本方为百合固金汤加减而成,原方中百合、麦冬滋阴润肺,生地、玄参养阴滋肾清虚热,白芍、当归养血柔肝,贝母、甘草化痰止咳;原方中桔梗,因其性升提,恐不宜于咳血,故多去之。加黄芩、侧柏叶清肺泻火、凉血止血,加阿胶养血止血,加茅根生津止血。
加减运用:潮热甚者,选加地骨皮、白薇、鳖甲、胡黄连、秦艽;盗汗多者,选加生牡蛎、浮小麦、黄柏、地骨皮;肾阴亏损证明显者,加龟板、知母、黄柏;兼气虚乏力者,加黄芪、太子参、仙鹤草;肺结核咯血表现为阴虚火旺者,加百部、丹参、白及。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儿科
中医妇科
针道天下
美容之声
白色叹号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