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中国人有“喝酒不伤肝”基因?喝酒脸红更应少喝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国人有“喝酒不伤肝”基因?喝酒脸红更应少喝
[复制链接]
106
|
0
|
2019-8-28 05: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喝酒脸红者要少喝
脸红“罪魁祸首”是乙醛
受访专家: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 谢雯
有些人喝点酒就脸红,有些人喝酒时脸越来越白。同样喝酒,为什么有人变“关公”,有人像“曹操”呢?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谢雯说,喝酒容易脸红,是因为这个人的身体能高效地分解乙醇也就是酒精,却无法高效分解乙醛,导致乙醛在体内的含量逐渐升高;喝酒脸白的人,体内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两种酶都比较丰富,能快速将乙醛分解为乙酸,进而分解为二氧化碳及水。因此,喝酒脸红的罪魁祸首是乙醛。由于乙醛的毒性远远大于各种酒类中所含有的酒精,因此,饮酒后容易脸红的人,更容易被酒精所伤害,所以更要少喝酒。
酒后酒精会抵达
全身各个器官
谢雯说,白酒、红酒、啤酒中均含有酒精,也就是乙醇,这是一种不需要消化即可吸收的物质。乙醇顺着食道进入胃部,在这里消化掉一小部分后,进入肠道,基本上所有的乙醇都会被人体吸收。被吸收的乙醇进入血液循环,随着我们汗液、尿液还有呼吸道排出10%,剩下的就靠肝脏分解了。谢雯解释说,乙醇会像水一样被分配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所以随着体内酒精在血液里的浓度升高,会影响到其它器官和大脑,长期大量饮酒后有些人会出现手抖、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俗称为“酒麻木”。
解酒要靠两种酶
人体内有两种酶,一种叫做乙醇脱氢酶,另一种叫做乙醛脱氢酶,两种酶共同作用,帮助解酒。酒精,主要在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从乙醇分解为乙醛,乙醛积聚将刺激肥大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舒张而导致出汗、发音困难、恶心和心动过速等,毛细血管末梢扩张,人就开始出现脸红现象。而乙醛在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将乙醛分解为乙酸,而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被排出体外,随着乙醛被分解,乙醛导致的脸红会慢慢淡去。
喝酒脸红更要少喝酒
喝酒容易脸红,是因为这个人的身体能高效地分解乙醇,却无法高效分解乙醛,导致乙醛在体内的含量逐渐升高;喝酒脸白的人,是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两种酶都比较丰富,能快速将乙醛分解为乙酸,进而分解为二氧化碳及水。
乙醇代谢中间产物乙醛的化学反应性和药理毒性均较乙醇更强,不仅能损伤线粒体,而且能抑制肝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合成,使肝细胞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弱,导致肝细胞损伤。
“喝酒脸红的罪魁祸首,正是乙醛。”谢雯说,由于乙醛的毒性远远大于乙醇,因此,饮酒后易脸红的人,可能更容易为酒精所伤害,应该更少的喝酒。(记者 贾晓宏)
国人有“喝酒不伤肝”的基因吗?
人们早就发现,给不同的个体相同剂量的酒精时,其对酒精的清除率有2至3倍的差异,因此推测这种差异与遗传因素有关,但苦于找不到相关证据。随着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的进展,种族、遗传以及个体差异成为目前酒精性肝病的研究热点。
我国人群中不同酒精代谢酶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不同于西方国家,ALDH2*1/*1基因型是酒精性肝病患病的危险因子,ALDH2*2/*2基因型是酒精性肝病发病的保护因子,除此以外,现在已知的细胞色素P4502E1 也是酒精性肝病的易感基因,目前已被广泛研究。
研究显示,不同种族之间ALDH2等位基因的频率存在明显差异,ALDH2*2/*2等位基因在高加索人、美国黑人、欧洲人和大部分的美国北部印第安人中几乎缺乏,却存在于大约50%的中国人和日本人中及40%的美国南部印第安人中,使得这部分人群的乙醛能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迅速转化为乙酸,再转化为二氧化碳及水,而被排出体外,从而使得饮入的白酒迅速被代谢,而减少了酒精性肝病的发生。这可能是中国嗜酒人群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之一。
换言之,如果您体内存在ALDH2*2/*2基因型,多喝点酒,您也可以飘飘欲仙,而没有患上酒精性肝病的风险!但是,目前此检测应用于临床还有一段时间,想喝酒又不想得酒精性肝病的人们还得翘首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古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