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立秋饮食怎么养生?宜养脾胃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立秋饮食怎么养生?宜养脾胃
[复制链接]
134
|
0
|
2019-8-28 05: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立秋了,养生上有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的说法,因此,此时调养脾胃,预防胃肠疾病,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
立秋后,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早晚温差大。此时,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因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为适应自然界由“夏长”到“秋收”的阴阳变化,人体之气血也随之内收。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肠胃功能加强,人们食欲随之旺盛,可以从食物中吸收更多营养滋养身体。
多吃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此外,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也可多吃。自古以来,猴头菇就被推崇为“养胃山珍”,能滋养肠胃,使其获得充分的能量在秋季运作而不至于受损。
忌食生冷食物。刚入秋天气还很热,但阳气已变少。除了南部沿海的广东、海南,我国多数省市部分消暑水果都不宜再食用。如寒性的西瓜,老人和儿童在入秋后食用,极易使肠胃受寒而拉肚子。
以淡补为主。立秋之时不宜进食羊肉和狗肉等大热食物,应“淡补”,指补而不腻,要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一方面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除了鸭肉外,兔肉、甲鱼、海参等凉性食物都非常适宜在立秋之后食用,以达到滋阴养肺、润燥止干、清心安神的效果。
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因此选择一些清淡食物,适当多吃,远远胜过补药的作用。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中医养生还提倡立秋后每天早晨喝粥。粥利于健脾,可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
吃祛湿热的药物。如暑湿偏重,可用些祛湿热的药物。祛湿药物最常用的莫过于香薷。《本草纲目》称:“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
另外,可采用穴位按摩的养生方法。立秋期间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穴位,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丰隆穴是化湿要穴;脾俞可健脾和胃;而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以上3穴每天按100次,也不失为一种肠胃“避暑”的好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