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跟《内经》学情志养生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跟《内经》学情志养生
[复制链接]
44
|
0
|
2019-8-28 05: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情志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涉及情志的生理病理及其运用的内容不胜枚举,其养生学说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在情志因素损害健康日益严重的今天,更有借鉴意义。
乐观愉悦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愉快,不因物欲影响心情。如能做到“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就可保持形体和心理健康,达到百岁。现实生活中,高寿者大多性格开朗,情绪乐观,而急躁、焦虑、忧郁等性格常是产生疾病的土壤,甚至是早夭的原因。因此,常保持乐观心境,忌心浮气躁是情志养生的第一要务,所谓“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非常符合中医的养生之道。
志闲少欲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少欲、安,才能保证体内真气正常运行,强调志不贪,心知足。“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要做到不为物欲所累,心无妄念,无论人的天赋如何,均符合养生之道。
《内经》对“欲”的认识包括物欲和性欲,并描述了放纵性欲所带来的后果,如《素问·痿论》谓:“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指出纵欲太过可造成阳痿、遗精等生殖系统疾病。如果“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则可造成“半百而衰”。
中医学认为性欲应以适度为原则,谓“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矣”。
凝神敛思
凝神指精神集中专注,不散乱;敛思是集中精力,从事适度脑力劳动。《内经》强调要在“少欲”基础上“凝神敛思”,做到“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长期保持“精神专直”状态,可达“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的效果。实验证明,钓鱼、气功等清静养神的自我调节方法,能保持神经系统不受干扰,使人体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有助于血压降低和心脑功能恢复,故中医有“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之说。
御神有节
在《内经》诸多养生理论和方法中,或多或少蕴含了儒家中庸思想,即凡事不走极端。反映在情志养生理论中,表现为“少欲”而非空虚;“凝神”而非过劳。既主张“精神专直”,又反对劳神太过,强调“御神有节”,适度愉悦。若不能恰当调控精神情志,“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也可造成“半百而衰”。并且,过分追求“凝神敛思”,又可能走向“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的另一个极端。因此,《内经》情志养生的最佳状态应是:恰当御神,劳逸结合,以不过劳,不伤神为度。
与人为善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高下不相慕”,显示出上古圣人与人为善、追求良好人际关系的思想境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多种需求。
《灵枢·通天》将人的体质分成了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和阴阳和平五种,其中以阴阳和平者最佳。“婉然从物,或与不争”,表现了阴阳和平人在情志方面的特点,并能“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说明与人为善,人际关系良好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
以情胜情
《内经》以情胜情的养生方法主要基于五行学说,认为肝属木,与怒相应;心属火,与喜应;脾属土,与思相应;肺属金,与忧相应;肾属水,与恐相应。按照五行生克规律,人体可以主动调控七情,以维持体内阴阳平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提出了主动调控七情的原则和方法。金元医家张子和根据此原则提出:“悲可以制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虚浪戏狎之言娱之……”并附以病例佐证。
顺时调神
关于情志与四时的关系散见于《内经》多篇文章,但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表述最为集中完整:“春三月……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季戒暴怒,忌情怀忧郁,要心胸开阔,乐观愉快,使情感随春天生发之机而生,与自然界阳气萌动的规律一致。夏季万物茂盛,情感也应随盛夏而充盛饱满,但夏日炎热,易致心绪烦躁,应静神宁心,不急躁,即“使志勿怒”,以防止加重热邪。秋天气候渐转干燥,气温渐降,草枯叶落,花木凋零,易有凄凉心境,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应精神内守,不受肃杀之气影响,不躁不急,收敛神气,“使志安宁”。冬天寒风凛冽,万物蛰伏,为保证冬令阴气伏藏,人的情感也应伏藏于内,以求精神安静。
疏导宣泄
妥善发泄不良情绪是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方法,心理学家认为,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灵枢·师传》中“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都属于语言疏导的范畴。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指出,医生有两件宝物,一件是语言,一件是药物,强调语言在心理维护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气郁体质者,解释、聊天、暗示、疏导、祝由等语言开导尤其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千鼎互联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