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几种冬病夏治方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几种冬病夏治方法
[复制链接]
178
|
0
|
2019-8-28 05: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冬病夏治,除了我们目前常用的中药外敷,也就是天灸,还有其它几种方法,你知道吗?河南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治医师吕沛宛这样解释:
冬病夏治方法众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饮食
在饮食上,夏季气候较为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浓重,要多吃杂粮,不可过多食用热性食物如川菜、荔枝等,以免内热过重。此外,冷食瓜果也应当适可而止,不可过多食用,以免损伤到脾胃。口味浓重的饮食,则容易产生湿热,激发各类疾病。《养生论》中曾说道:“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 炎热亦于或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意念中存想心中有冰雪,便不会感到天气极其炎热了。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变化,一般夏季宜晚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天灸
天灸
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是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也称“药物发泡”和“敷贴发泡”。“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阳气最旺的三天。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观点,三伏天便成为了人们治疗宿寒引起的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天灸治疗后皮肤会有发热感,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皮肤。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自己也可涂些皮肤软膏以减缓刺激,如果已经发起水泡时,应避免抓破感染,可以涂烫伤软膏做保护。
天灸期间要戒食易化脓的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腐等,以及戒食鱼虾、生鸡等易致敏食物,如果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必要时去医院就诊。此外,贴药时要注意少吃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或荔枝等辛燥之品;忌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如果刚好在三伏天有发烧、咽喉发炎等疾病的患者不能贴药。另外,天灸的禁忌症还有一岁以下幼儿、孕妇、肺结核、严重心肺功能不足、短时间内敷贴即会大量起水泡、皮肤贴外用药容易过敏者等。
艾灸(常用保健灸)
三里灸
部位:在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方法:艾灸条每次一支,点燃对准穴位,左右两穴灸完为止.每日一次,勿烫伤。
作用:理脾胃,调气血,助消化,补虚弱。
神阕 气海 关元灸
部位:神阕穴在腹部,脐中央.气海穴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关元穴在下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中下三寸.
方法:每次一支,对准穴位点燃,灸完为止.日一次.
作用:复苏固脱,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理气和肠。
背腧穴灸
部位:在背腰部,五脏六腑各有一个背腧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其位置大体与相关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
方法:同神阕、气海、关元穴灸,但因穴位较多,为便于操作,最好到医院由针灸科大夫用艾箱灸。
作用:腧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场所.用阳气灸阳位,五脏六腑虚损.“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类经附翼》),如大家熟知的“冬病夏治”治咳喘,许多穴位就是背部腧穴,也是夏天用阳之位补阳的重要场所.
拔火罐
运用不同的拔罐方法,则能调整脏腑功能,协调阴阳平衡。拔罐由于负压,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破裂,造成自身溶血现象,自身溶血现象是一个延缓的良性刺激过程,产生一种类组胺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力,提高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
热疗
日光浴、远红外舱、温泉疗法、沙滩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王牌胡汉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