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养心胜于治病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养心胜于治病
[复制链接]
147
|
0
|
2019-8-28 05: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只要宁静处世,不为世俗名利所动,身心处于淡泊宁静的良好状态之中,必然有利健康。对症下“药”,自然能“药”到病除。
唐代著名禅师无际大师,91岁无疾而终,生前曾为世人开列十味奇药:“慈悲心一片,好肚肠一条,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药用宽心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须速戒之。”
无际大师的心药方,是修身修心的方法。这里讲了中国传统文化修身养性的思想,要人敦伦尽分(孝顺、老实),劝人行善积德(慈悲、好肚肠、阴骘),又教人知书达礼,从容中道(存温柔、讲道理、有信行、中直),这些生活中的伦常道理明白了,且行得圆满,则人的心性也就安定了,心性安定,则从天而得的性命也就安定了,这样自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我们追求事业时,要留一点空间,留一些余地,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心生则种种病生。我们受世俗的影响,容易心浮气躁,妄想纷飞,积怨太深,从而导致心气神皆不顺,容易致病。身体病了,可以医治,心生病了,主要靠此“心药方”,“心药方”,在于养心。
“养心”就是拥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何谓“养心”?《黄帝内经》认为是“恬惔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积善成德”是德者养心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者养心之道;“取乐琴书,颐养神性”,是易性养心之道;哲理养心更是讲究“六然”、“四看”:所谓“六然”,就是“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失意泰然”,“处事断然”,“得意淡然”。所谓“四看”就是“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这样才能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耻,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事实上,正确地待人待己,热爱本职工作,讲究生活质量,这不仅是做人做事的基础,也是养心防病的前提。只要宁静处世,不为世俗名利所动,身心处于淡泊宁静的良好状态之中,必然有利健康。对症下“药”,自然能“药”到病除。(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县文广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莎拉酱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