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简便易行的中医情志生克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简便易行的中医情志生克法
[复制链接]
162
|
0
|
2019-8-28 06: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情志生克法源于五行学说
中医情志生克法源于五行生克学说,简便易行,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某些情志病,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
《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中医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将人体的各种情志和表象,归结为以五志(喜、怒、悲、思、恐)为特征的五种情志变化,并分别配对五行中的五种物质。早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五行、五脏、五志之间有着密切的相生相克制约关系,相克的规律是:肝木→脾土→肾水→心火→肺金→肝木,那么五志相克的规律就是:怒→思→恐→喜→悲→怒。
一旦五志中的某一种情志变化超过了人的承受能力,其相对应的五脏会发生一些功能紊乱和病变反映,所以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例如,“木”对应的情志是“怒”,对应的脏腑是肝与胆。正常情况下,肝木克(制约)脾土,肝的疏泄、藏血功能有助于脾的运化水谷精微、生血功能。反之,“怒”最易损伤肝(胆),并直接影响其“子”,肯定就不能“克土”,减弱了掌控脾胃消化功能的能力。肝气横逆还会乘脾犯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的症状,正所谓“木旺乘土”、“知肝传脾”。肝病日久影响其“母”,可导致肾亏,出现腰膝酸软、耳鸣健忘、眩晕等症状,称之“水不涵木”、“子病及母”。五行都可依此类推。
情志生克法,是用一种情志去纠正相应所胜的另一种情志的治疗方法。例如,“喜胜悲”即火克金,是以高兴的事来战胜悲伤;“悲胜怒”即金克木,是用悲伤来战胜大怒;“怒胜思”即木克土,是用激怒的方法来打通思虑纠结;“思胜恐”即土克水,用诱导思考能够克制恐慌;“恐胜喜”即水克火,是用恐吓的方法控制过喜过散的心。
情志生克法简便易行
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怒胜思”的方法可以化解思虑太过、情结不开,帮助维持原本“木克土”的制约平衡。
《华佗传》里记载有一个用“怒胜思”方法治病的病例:有个郡守向华佗求治,华佗通过望、闻、问、切后便心中有数了:病因是思虑过度伤及脾胃,日久导致了胃中气滞血瘀。华佗收下了许多礼物就走了,不但不给开药,还写信责骂病人,真把郡守激怒了,怒不可遏,口吐血,结果怒可胜思,反而他胃中的淤血去除了,气顺后也就不再多思多想了,病竟然痊愈了。
在电视剧《亮剑》中,我军优秀的作战指挥员李云龙特行独立擅自出战后受到处分,他赌气不服,思绪纷乱,情绪低落,不思饮食,像是生了一场大病。政委就用激将法怒斥李云龙,使他怒不可遏,出口大骂,解气后他冷静了下来,幡然醒悟承认自己文化水平低,组织纪律性不强,自嘲只会冲冲杀杀,并请政委多提醒帮助,转而如释重负,又大口地吃饭喝酒了。
上述两例,都巧妙地借“怒则气上”之势来治疗“思则气结”的病变。这种情志生克法,随时随地可以灵活运用,也是最经济实用的疗法。
情志生克法勿生搬硬套
虽然通过五行学说可以了解情志损伤与脏腑的对应影响、五志之间的生克制约关联,但是,决不能机械地就认为大怒只会伤肝、思虑只是伤脾,也不能刻板地以为制造悲伤一定能战胜大怒、诱其发怒肯定会克胜思虑过耗等等诸如此类。
虽然情志生克法简便易行,但调治效果不佳时,则应及时去医院的心身医学科、心理科求医问药。这是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情志活动是复杂多变的,个体心理特质有差异,承受压力的程度不一样,生活背景和工作环境各不相同,伴随基础疾病的患者就更需要考虑综合治疗。临床上还是应该因人而异,辨证施治,辅助心理治疗,才能提高和巩固疗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岳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