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科学看病及正确择医,网络求医易误诊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科学看病及正确择医,网络求医易误诊
[复制链接]
182
|
0
|
2019-8-28 06: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眼下有相当一部分人群,感觉身体哪儿不舒服时,又怕麻烦不乐意去求医,于是就在网上咨询,有些人甚至就在网络“知识”的指导下用药。专家称,这样片面靠“文字交流”来求诊不科学。
到底怎样科学看病及择医?
怎样知道自己有病
首先我们来了解疾病的概念: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的机体稳态破坏和代谢、机能、结构的损伤,是机体通过抗损伤反应,与致病因子及损伤作斗争的生命过程。通俗地讲,疾病主要是指解剖学意义上的疾病,及病理生理学意义上的疾病。
中医学认为“有诸内必见于外”,就是说,疾病一定有其特定的外在表现。如感冒有受风寒的过程,经过3天左右的潜伏期后,出现畏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临床表现。此时大家都知道自己有病了,要到医院看医生,或者自己到药店买药治疗。
癌症、肾脏病等,在早期病人并无临床症状,若出现临床症状则已经晚了。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这些疾病的早期症状,我们也可以根据临床规律来诊断。
【专家告诫】发现早期疾病的方法:①定期进行健康体检。②进行高危人群的筛查,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父母若有此病,其子女患相同疾病的概率很高,一般在30岁以后,应定期到医院做相关检查,以早诊断、早治疗。③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在45岁以后,应每年到医院检查1次,这样发生中风、心肌梗塞的几率就会明显降低。
如何选择医院看病
我们医生看病,非常注重患者的主诉,所谓主诉是指“患者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伴随症状及其持续时间”,它告诉我们,如果你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就必须去医院看病。如持续不能消退的水肿、腰痛、黄疸、胸痛、腹痛等,必须立即去正规医院求诊。
看病的原则是,一般感冒等疾病可以在社区医院治疗;对于一般性的水肿、腰痛、黄疸、胸痛、腹痛等情况,可以先到社区医院治疗;若症状不能缓解,则必须转诊上级医院治疗。
现在医学检查越来越细,专科对症治疗是医学的常规,有了疾病,应尽可能到相应的专科进行治疗。
【专家告诫】如果你同时患有几种疾病,那又怎样选择治疗专科?这又回到“主诉”,看病时你最主要的症状,就是你本次住院选择的专科。如同时有冠心病或肾脏病、糖尿病的患者,目前血糖平稳、心衰得以控制,而检查肾功能指标升高,此时就应该选择到肾脏内科治疗。当然作为肾脏内科的医生,在治疗肾衰的同时,会兼顾治疗心脏病或糖尿病。
怎样科学安全用药
如何用药?基本的原则是: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服用药物。这样既能保证治疗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有健康及生命安全的保障。
药物的安全性,是医生治疗疾病的最高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地球内所有的物质都可以作为药物,但是我们在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只有1000多种,为什么?因为,目前能够满足安全的药物少之又少。
一般情况下选用口服制剂。口服制剂要经过2次代谢:①胃肠道的代谢,药物的毒性降低并可以选择性的吸收。②肝脏代谢,即解毒。经过2次代谢后药物的毒性降低,安全性高。口服药物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保证安全、治愈疾病,费用相对低。
【专家告诫】用药的原则一般是:能口服的坚决不肌注,能肌注的坚决不静脉输液。但在紧急情况下或患者重病时,常常选用肌肉或者静脉途径给药。
此外,如果能够通过体育锻炼、饮食疗法等方法,就能解决好一般症状的,当然可以不用药,俗话说,凡药三分毒。
单凭网络求医易误诊
我们的观点是,不要把网络“知识”作为看病的依据。当今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难辨真伪,在临床上,常常见到患者因误信而导致错误用药、甚至病情恶化的案例。
比如临床有过这样的例子:有位老人的两个儿子来到医院诊室求诊,说他们的母亲腰疼得下不了床,不能来医院,同时,他们带来了相关的查诊资料,如磁共振、CT片等诊断书。
医生一看片子,发现患者有严重的椎管狭窄,以往病历显示有糖尿病、高血压,医生不能就此下诊断,并要求家属带患者本人来医院,看病必须面对面,否则会误诊、漏诊。结果,儿子把母亲接到医院,一经检查发现,最致命的是下肢血管栓塞,而不是先前认定的椎管狭窄。
【专家告诫】西医看病的基本要求是“视、触、叩、听”,中医看病的基本要求是“望、闻、问、切”,而网上寻医问药,主要以文字交流为主,与医学看病的规范是背道而驰的。
如果在网上寻医问药,要当心有陷阱。首先要查一下对方的资历,确认自己所咨询的医生必须是正规医院、且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或者去卫生部网站“执业医师注册查询”栏目上查询,以辨真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王牌胡汉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