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国医大师陆广莘防病法:减少静脉滴注防栓塞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国医大师陆广莘防病法:减少静脉滴注防栓塞
[复制链接]
87
|
0
|
2019-8-28 06: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养生观点
如今,我已84岁高龄,但仍一头黑发、面色红润、声音洪亮,而这些都得益于自己独特的养生方法。
有德者长寿——
事事随遇而安
有句话叫“适者生存”,我认为应该是“稳者生存”,我自岿然不动,关键是量力而行,而量力而行的前提是有自知之明。所以,中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
人要有高尚的道德:①当你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会感到充实;②我们现在的富有,不完全是物质的富有,在信息社会是信息的富有,老年人要对新事物保持兴趣;③心眼小、老计较可不行。所以,要想长寿必须胸怀宽广、心态健康,对世事不计较,追求高远的目标。
我以前得过肝病,甚至到了很严重的肝硬变阶段,但现在完全好了——
肝脏有病 减轻负担很重要
26年前,我和4位同事查出患有肝病,时至今日,他们都已去世了。我认为,自己能痊愈主要是因为没有“过度治疗”。现在有些人,一说肝病,就马上联想到 肝硬化、肝癌,从而产生恐惧心理,过度治疗,增加了肝脏的负担,进一步加重了病情。其实,肝脏疾病的治疗很简单,首先要加强肝脏的自我修复能力;其次要减 轻肝脏的负担,谨慎吃药,拒绝过度营养;最后是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人老了,肝肾功能减退,而药物代谢需要肝和肾,所以老年人不能乱吃药,宜少吃药——
“老三样”每周吃2~3次
少吃药不是不吃药,我100%报销的医疗证从来没用过,原因之一就是我家里有“老三样”:第一样是补中益气丸,可补中益气,对于气虚、易感冒者有效;第 二样是防风通圣丸(散),可表里双解,对感冒、咳嗽、腹泻者有效;第三样是加味逍遥丸,可疏肝理气,该药与补中益气丸合用,可抗抑郁。三药合用,对防治脂 肪肝、肥胖等有作用,可安全地调理身体。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不能经常吃,每周吃2~3次就行。
很多人都问我是怎么“永葆青春”的,这一头黑发是不是染的,其实我从没染过头发——
养生秘诀:吃得少吃得慢
我的生活很有规律,一日三餐也很简单。早餐喝一大碗稠粥(里面放了五谷杂粮以及核桃、花生等各种干果),吃2个茶叶蛋,相对于一天的饮食来说,早餐吃得 比较多,这是因为上午这个时间段是工作量最大的,而且经过一个晚上的代谢,也需要多补充一些营养;午餐吃1小碗米饭或1个馒头,配点荤素搭配的菜;晚餐基 本不吃主食,而是一盅啤酒,一块鱼,适量的花生米、西红柿、黄瓜等,有时晚饭只吃水果餐,如吃橘子时要吃橘络(一是含有粗纤维,二是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 橘络是入药的,可解郁)。另外,吃饭宜慢,饭后活动活动,不容易造成脂肪堆积。
现在不少老年人,一说养生就是“多喝粥”——
喝“有嚼头”的粥 常咀嚼可降脂降糖
宋朝有个诗人叫陆游,他的养生之道是建议老人多喝粥,我认为他就错了,老人哪怕牙齿不好,也要多吃米饭、馒头之类的食物。天天喝粥的人,一定要增加“嚼 头”,往里面放些五谷杂粮,否则喝粥对嘴巴牙齿来说是舒服了,但却增加了胃的负担。另外,要多动嘴。上世纪70年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提取老鼠、人类的 唾液,发现唾液真是好东西,富含上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等,所以千万不要让嘴退化,别让唾液退化。1958年,我做过一个试验,让50个糖尿病患者干 嚼消毒过的海绵,半小时后吐掉,结果一查,所有人的血糖、血脂都降了,说明常咀嚼可以降脂降糖,防治糖尿病。
“人老腿先老”,所以腿脚的运动很重要——
勤动腿
我有个简单的“关节活动操”,具体方法是:双手扶住桌子,身体前倾,踮起脚跟,然后回到地面,这样反复踮脚,让身体上下活动。脚是离我们大脑最远的地 方,老年人特别是女性,下肢的血液循环不好,通过踮脚运动可以让腿部的血液循环更通畅。另外,爬楼梯和健步行走也可锻炼腿,延缓腿的衰老。
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主张要放眼于老龄生理衰老这个根本背景,坚持“病人为本,医工为标;上工守神,粗工守形”的原则,充分尊重病人自身的调节能力——
血管性痴呆患者自我调节“九方法”
血管性痴呆好发于50~60岁。近年来发病年龄趋于中年化,男性多于女性。其早期表现主要有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睡眠障碍、耳鸣等,可有近期记忆力轻度 受损、注意力不集中和一些情绪变化,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发音不清、吞咽困难、面肌麻痹、失认、尿失禁、偏瘫、凭空听见声音(幻 听)、看见实际不存在的东西(幻视)或情感脆弱易激惹、哭笑无常等。下面为患者自我调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下肢无力少动可导致大脑慢性缺血缺氧,所以坚持走路和用热水泡脚,按摩涌泉穴(脚心偏上的凹陷处)和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可以改善大脑供血。
2.练气功和打太极拳,意守丹田和做腹式呼吸,可改善大脑血液供应。
3.有高血压和心律失常者,要注意避免低血糖,按摩内关穴与做腹式呼吸配合,可以改善心律和调节血压。
4.少吃多餐、细嚼慢咽,可以降低血脂和血糖,延迟唾液分泌的退化,也有助于延缓衰老。
5.为了促进两侧大脑半球功能的协调,应培养音乐、绘画和舞蹈等艺术兴趣,调动形象思维。
6.乐天知命,培养正性思维和正性情绪。
7.有高血压、高血糖者,宁可稍高些也不要压得过低。一切降低功能代谢的药物都不要长期服用,抗凝剂和活血化淤药不要堆砌和久用,以免外源性抑制导致内源性激发作用,反而促使血栓形成。
8.减少静脉滴注,以避免微栓子造成梗塞。
9.药食同源。
温馨提示
血管性痴呆重在预防,具体措施包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加强锻炼,不嗜烟酒,调节饮食,防止过度肥胖,到了老年后尤其要不断学习,加强记忆力训练,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乐观情绪等。
专家简介
陆广莘 1927年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2009年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擅长治疗肝炎、肾炎、哮喘、糖尿病、急腹症、风湿病、心脑血管病以及其他疑难杂症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黑巧克力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