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全球一半人染幽门杆菌,年底应酬应"分餐"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全球一半人染幽门杆菌,年底应酬应"分餐"
[复制链接]
55
|
0
|
2019-8-28 09: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您好!我今年42岁,从事公司采购,平时应酬比较多。上周做了全身检查,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但平时自我感觉没什么不适症状,不知要紧吗,到底是如何染上的,会不会传染给家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50%至60%
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人类感染最为普遍的细菌,全世界约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它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定植于人类胃黏膜,是人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大约67%至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其感染还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仁济医院消化科、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郑青副教授说,人是幽门螺旋杆菌惟一的自然宿主,其在人群中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即经“口——口”、“粪——口”途径传播。幽门螺旋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达50%至60%,感染后可能产生不同结局:有的是无症状的带菌者,但多数引起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大约10%至15%可发生消化性溃疡,还有极少数甚至可能发生胃恶性肿瘤。
口气重疑是该菌作怪 可能引发胃癌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导致口气重,即口腔有异味,严重者往往还有一种特殊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
此外,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2.7至12倍。如果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至少有相当部分患者的胃癌不会发生。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所将幽门螺旋杆菌定为人类I类致癌原。而我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发国家之一,作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主要病因,治疗消化性溃疡、预防胃癌的一个可行措施就是预防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由于早期胃癌患者大约80%没有症状,少数患者即使有一些症状也是些非特异性表现,比如:食欲不振、早饱、腹部不适等,极易被当作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胃肠道疾病而忽视。
共用餐具、亲吻都可传染
幽门螺旋杆菌的途径传播特点使其感染在家庭内有明显聚集现象,父母感染后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它家庭高得多。幽门螺旋杆菌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郑青副教授提醒,接触感染者的唾液、食用受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食物均可造成传染,比如:共用餐具、母亲将食物嚼碎后再喂婴儿,甚至与感染者深吻等也可能导致传染。此外,饭前、便后洗手也是减少经“粪——口”途径传播的方法。如果发现自己有感染,家人的感染机会也会增加。一旦证实家人也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必要时可以同时治疗。
检测与治疗
选择恰当检测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有多种方法,大致分为有创(如快速尿素酶试验、血清抗体检测等)和无创 (如13C或14C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等)两大类。
可治愈不用特别担心
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是可治愈的。郑青副教授说,一般经过1至2周抗幽门螺旋杆菌正规治疗,绝大多数感染者均能治愈。常用抗生素包括羟氨苄青霉素、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等。
并非所有感染者必须根除治疗
凡是消化性溃疡病人,无论是活动期或愈合期,都应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和早期胃癌患者手术后,必须进行根除治疗。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胃癌家族史者、消化不良症状经常规治疗疗效差者、需长期抑酸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以及需要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物者,也推荐根治。不符合这些条件的感染者,医生会向患者详细说明利弊后进行选择。
健康管理方案
检查、预防更关键
切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途径是预防胃病的有效方法。如果经常感到胃痛、胃胀、胃部不适、嗝气等症状的人群,应尽早接受胃镜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分餐制可有效防传染
幽门螺旋杆菌是标准的 “病从口入”型病菌,分餐制可降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几率。如果是家里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时,应暂时采取分餐,直至完全治愈。面临年底应酬,尽量采取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等都可减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几率。(许沁 诸昕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医理探源
喀喀喀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