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儿童头号杀手竟是它 国家卫生健康委:预防要这么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优生优育]
儿童头号杀手竟是它 国家卫生健康委:预防要这么做
[复制链接]
52
|
0
|
2019-8-28 14: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据统计,2004年至2017年期间,我国1-14岁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竟然是溺水,它已经成为了儿童健康的“头号杀手”。
特别是现在暑期来临,是儿童溺水的高发期,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在线访谈”栏目邀请专家,为大家做了权威的科普——如何预防儿童溺水,一起来看!
脸盆,也可成为儿童溺水的高发地
不同年龄段儿童发生溺水的高危地点也是不一样的:
这和平时家长所了解的水库、泳池是孩子溺水的高发地点有些不一样,像家庭用品,脸盆、浴盆也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隐形杀手”。
1. 4岁以下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脸盆、水缸及浴盆等;
2. 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可能会涉及到户外,如说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3. 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4. 一些管理不规范的泳池和戏水场所也是儿童溺水的高发地点。
孩子戏水应“有效看护”,家长们都做到了吗?
日常生活中孩子不可避免会接触水、用水,家长们需要做好“有效看护”,简单的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即“专心”、“近距离”和“不间断”。
1专心
家长应专心看护儿童,不要分心做其他事情,如自己看书、玩手机、接电话或与他人聊天等。
2近距离
溺水发生的过程十分迅速,并且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家长在看护孩子时,要与孩子保持一臂之内的距离。
3不间断
家长对孩子的看护应该是无时无刻的,尤其是当有多人一起看护或者陪伴儿童时,看护人之间一定要指定明确具体是谁来负责谁,否则可能互相以为别人在看护,而实际上没人负责的情况。
另外,家长绝不能将低龄儿童单独留在浴室、泳池或开放的水源边,更不能交给未成年来看护。
预防孩子溺水,这些常识家长必须要知道!
1家中
低龄儿童的溺水地点常发生在家中,其实是可采取一定措施将水体与儿童隔离开的,或许这些举动常常不被家长留意,但却可以有效预防危险的发生。
例如,卫生间坐便器盖子应该好盖;卫生间门不用时应关上,避免低龄儿童自行进入;家中水缸、水桶等蓄水容器应加盖;澡盆、浴缸、洗衣机中的水在使用完之后应立即倾倒干净。
2游泳池或水上乐园
① 了解泳池:包括了解游泳馆是否具有资质、泳池规则、深水区和浅水区的位置和深度以及救生员的位置。
② 了解儿童:包括了解儿童游泳能力,是否需要使用漂浮装置、水上安全知识掌握情况。特别要注意,在孩子下水前应做好热身运动;孩子空腹、过饱、剧烈运动后不应下水。
③ 教会儿童:不在水中打闹、做危险行为,如奔跑、推人下水;身体不适时应立即上岸;在规定区域游泳,不到深水区游泳;不在水中吃东西。
④ 自己准备:家长应学会做救援和心肺复苏的技巧。另外,应该使用专业的漂浮装置,如救生衣、背飘等。
3其他游泳地点
① 确定在规定的区域和时间内:带孩子在有资质的,可游泳的区域游泳,注意识别浴场开放标志。
② 确定有救援队:确保海滩附近有救生员或紧急救援队,建议在救生员看管的区域内游泳。
③ 了解了当天的潮汐:涨退潮时不建议下水。
④ 了解了公共场所的天气与水温:当地的天气与水温如果不适宜游泳时,不应该下水。
⑤ 了解有关游泳场的安全信号旗。
⑥ 泳池中会游泳不等于海中会安全地游泳,应帮助孩子了解海中游泳与泳池游泳的不同。
⑦ 如使用救生衣或其他漂浮装置,应按照孩子年龄、体重,使用符合标准的救生衣和适合的安全救生装置。
4乘船
① 在乘船时,应安全的穿戴救生衣;
② 应按照孩子年龄、体重,使用符合标准的救生衣和适合的安全救生装置;
③ 遵守规则,不在船上打闹等。
孩子溺水,救援这么做
在平时,家长就应做好孩子防溺水的教育工作,教育儿童不要在没有成人看护下和其他儿童一起去没有救生设备和救生员的水域玩耍。一旦发生溺水,要做到以下几点:
1. 首先不要惊慌,调整呼吸,待口鼻露出水面后,迅速举手呼救,这一动作,往往会引起专业救生员的注意,从而得救;
2. 如果碰到脚抽筋,可以反方向拉伸“抽筋”部位的肌肉,让其伸展或松弛注意抓住水中漂浮物或者木板等;
3. 尽可能屏住呼吸,头后仰,暴露出口鼻,然后用嘴呼吸;
4. 当救援者出现时,不要惊慌抓抱救援者,而是要听从救援者指挥,让他带着游上岸。
另一方面,当孩子溺水时,家长要在第一时间做好救援工作,我们一直在推广“叫叫伸抛法”。
第一个“叫”,是大声呼救;
第二个“叫”,是拨打110/120报警;
第三个是“伸”,将竹竿或衣服伸过去,把他拉过来,但保证自己的安全位置,以免被拖入水中,同时注意避免竹竿戳到落水者的脸。
第四个是“抛”,可以将泡沫块、救生圈、密封的塑料空桶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等待救援。
如果现场无竹竿、漂浮物等,可以脱下衣服连接在一起当绳子,抛给溺水者,切记趴在地上,确保自身安全;也不可以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容易因脱手导致施救者溺死的发生。
养孩不易,我们赋予了孩子生命,就有理由呵护好他。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人吧,让每位孩子都能安全、健康地快乐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美容之声
中药方剂
医理探源
wǒ想我是海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