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幼儿急疹 中医有方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优生优育]
幼儿急疹 中医有方
[复制链接]
101
|
0
|
2019-8-28 15: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哺乳的婴儿,临床以先有发热,热退后皮肤即出现玫瑰红色小丘疹为特点,形状与麻疹相似,因此又称“假麻”。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二季较多,主要由飞沫播散传播。本病预后良好,并发症很少,患病后可获免疫。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外感风热时邪所致,当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为治,介绍几则中医治疗方。中医辨证施治主要分为以下几型:
发热期: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胃纳较差,小便短黄,常伴呕吐,腹痛,泄泻,咽部红肿,目赤,但精神如常,舌苔薄黄,脉浮数。当以疏风清热为治,方用银翘散加味,药取金银花、连翘、荆芥、桔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知母各10克,黄芩、薄荷、竹叶、甘草各5克,石膏2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可选用银翘散或板蓝根颗粒,每次5克,每日3次冲饮;抗病毒口服液,或柴胡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
出疹期:主要表现为热退身凉,全身出现如麻粒样的玫瑰红色丘疹,针尖大小,常先见于颈部,很快延及全身,以躯干明显,压之退色,无痒感,1~2天后消退,不留疤痕,不脱糠屑,或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舌苔薄黄,脉浮数。当以凉血解毒为治,方用水牛角地黄汤加味,药取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紫草、玄参、黄芩、大贝母、白茅根、白芍各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可选用银黄冲剂,每次5克,每日2次冲饮;紫地宁血散,每次5克,每日3次冲饮。
在常规治疗时,可配合下列外用方:
紫雪散:紫雪散1支,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处敷肚脐孔处,伤湿止痛膏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连续2~3天。适用于幼儿急疹发热。
柴胡注射液:将纱布1块,用本品浸透,而后取出复盖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或将本品置于滴鼻瓶中滴鼻,每次1~2滴,二侧交替进行,每小时1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适用于幼儿急疹发热。
双黄连粉针剂:取本品2支,放入温水中混合均匀,用湿毛巾外洗患处或全身,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连续3~5天。可清热解表。适用于幼儿急疹发热,出疹等。
鱼腥草注射液:取本品20毫升,放入温水中混合均匀,用湿毛巾外洗患处或全身,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连续3~5天。可清热解表。适用于幼儿急疹发热,出疹等。
复方大青叶注射液:取本品20毫升,放入温水中混合均匀,用湿毛巾外洗患处或全身,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连续3~5天。可清热解表。适用于幼儿急疹发热、出疹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医理探源
美容之声
上古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