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疾病] 中医如何预防流感

[复制链接]
查看146 | 回复0 | 2019-8-28 15: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季是流感高发的季节,防治流感,市民要注意个人卫生,做好预防流感措施之外,中医有什么治疗的好方法吗?从中医角度,如何预防流感,广东省中医院呼吸内科教授张忠德为您支招。

岭南地区春季特点

春天是人体抵抗力较弱而各种邪气较易生长的时期,尤其是风邪,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岭南地区的春季当属立春之后的雨水节气,雨水多,湿气较重。春季温度渐升,但这个季节仍受北风、寒流影响,气温又常有风、寒、冷的时段。所以岭南的春天有忽冷、忽热,风夹湿气的特点。

岭南地区流感特点

首先时间上跨度时间长,多在2月底到5月初;其次是症状上夹湿明显,不少病人伴有外湿症状:肌肉酸痛、肢体困重等;内湿症状:纳呆食少、大便稀烂、反胃呕吐症状;二是风重,出现咽喉干痛痒症状;三是亚热带地区,易出现化热情况,如咽干、口干等症状。

中医药针对性防治流感


中药漱口:以咽痛不适为主,每天1剂,加温水250ml溶解,用药液漱口。


漱口方:岗梅根颗粒30g、土牛七颗粒30g、桔梗颗粒10g、甘草颗粒10g。


中药熏洗


中药沐足方:麻黄粉15g、桂枝粉15g、防风粉15g。


足浴温度和时间:一般来说,沐足水的温度以38℃~43℃为宜。每次20~30分钟为宜。


药液准备:将准备好的中药先用2000ml冷水浸泡,武火煎煮40分钟,文火煎至1000ml,取汁后再加水2000ml煎至1000ml,将2份药汁放在盆中浸泡双足。

中医外治法防治

贴敷疗法:脚底穴位贴敷



风热型:取白芥子9g、鸡蛋清1个,将白芥子研成细粉,然后用蛋清调匀,分成两份,敷于双侧涌泉穴,1小时后取下。


风寒型:小麦粉与辣椒粉。将小麦粉与辣椒粉调成糊状,以湿布敷贴在整个足底,大约 2~3个小时。


闻香疗法


药物:荆芥、防风、桑叶、白菊花、薄荷叶、苏叶、苍术、白芷、鹅不食草各60g,羌活、川芎、山奈各30g,白檀香10g。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装入30×40cm白布袋内,当睡枕用,一般可用2~3个月。


食醋涂鼻法


用法:以消毒棉签醮食醋少许,涂抹鼻腔粘膜,1日2~3次。


实验证明,食醋对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等常见呼吸道细菌有杀灭作用,对流感病毒亦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预防流感的食疗方法


【豆豉二白汤】淡豆豉10g(中药房有售),葱白15g,白萝卜30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苏叶汤】生姜3g,大枣3枚,苏叶3g,红糖15g。生姜切丝,大枣劈开,与苏叶共装茶杯中,冲入热水200ml,加盖浸泡5分钟,加入红糖,搅匀趁热饮用。


以上两方适用于平时怕冷易感冒的人。


【清热利湿汤】苏叶20g、绵茵陈30g或木棉花50g,煲猪瘦肉,适用于平时易“上火”或“湿热重”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