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3类中药女性经期应慎服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女性保健]
3类中药女性经期应慎服
[复制链接]
79
|
0
|
2019-8-28 15: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认为女性以血为本,经水为血所化,而血来源于脏腑之中,故脏腑安和,血海充盈,血脉流畅,则月事正常。如用药阻滞气血的正常运行,或耗气动血,或败胃伤津等都会造成月经不利。因此,女性月经期应慎重服用具有寒凉药、补益药、活血化瘀等功效的药物。
寒凉药 林珮琴《类证治裁》曰:“当经行,食禁生冷,药忌寒凉,以血寒则凝涩不行,不慎禁忌,则腹痛瘕泄,亦致不调。”这一条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现今女性,饮食多嗜生冷,经期不避空调、冷水而致月经不调或痛经的很多;医生用药治它病,有时也不注意它药对经期的影响,而恣用寒凉药,如黄连、黄芩、龙胆、苦参、防己等大苦大寒之品,败胃伤津;南方地区多湿热,凉茶是常用饮料,但凉茶也是寒凉的,容易伤脾胃。
补益药 “人参杀人无过”,更容易让人掉以轻心。若经期正常,则需要注意饮食起居的调摄即可,如若在经期滥用补益药,如阿胶等滋腻碍胃之物,会引起月经过少、月经紊乱等症,甚则化热致瘀;如服当归等活血补血之药,可致月经过多等症;如服鹿茸等助火动血之品,也易致血热,而造成血热妄行,致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等症。
活血化瘀药 女性患者在疾病状态时,其疾病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月经,所以中医问诊会问及妇女月经相关问题,医者遣方用药就可以注意标本缓急。而当有它病而且病情没有或较少影响月经者,经期用药当避免用活血化瘀药、泻下药等,因活血化瘀药易耗血动血,如乳香、没药、桃仁、红花、牛膝、苏木、三棱、莪术、土鳖虫、水蛭、穿山甲、血竭等;攻下导滞药与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或具有毒性,易伤正气和脾胃,所以月经期忌用或慎用,如大黄,番泻叶、甘遂等;但润下药如火麻仁等,药力缓和,可以用于月经期便秘。
此外,一些药物如有止血之功的白及、棕榈炭、五倍子、海螵蛸等,历代医药学家没有明确指出在月经期忌用或慎用,但月经正常时而用了止血药,可能会造成止血而留瘀,造成月经过少等症,所以在月经期治其他病证,而用药又需要使用止血药时,当因证配伍相关活血药,以奏活血止血之功。
再如解表药桂枝,有温经通脉之功效,月经过多者慎用;辛香走窜的药如麝香等,有活血、开窍之功,也可致月经过多,经期亦当慎用;有毒之药,如昆明山海棠、雷公藤等,易致月经紊乱、闭经等,也应慎用。
而对于月经病需要进行治疗者,用药当遵《内经》“有故无殒”要旨,在月经期并无绝对的用药禁忌,但当注意服药时间和用药剂量,以取得较好疗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喀喀喀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