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调畅情志 远离围绝经期困扰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女性保健]
调畅情志 远离围绝经期困扰
[复制链接]
84
|
0
|
2019-8-28 16: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45~55岁的女性,会特别关注“围绝经期”,有人甚至会因为不了解而恐慌。对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二科主任李红梅说,只有正确了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才能减少该病的困扰。
围绝经期不适不可避免
中医药有优势
李红梅介绍,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因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絮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为主的综合症,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该病主要包括躯体和心理变化两大方面。躯体变化包括月经的变化、泌尿生殖系统的变化、骨钙流失、易发生脂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此外,还会出现血管舒缩综合征,即潮红、出汗、心悸、眩晕等症状。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精神症状上,常有焦虑、抑郁、激动,喜怒无常、脾气暴躁、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等。
李红梅说,围绝经期是妇女一生中必经的生理时期,有时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是不可避免的。近年来,中医药针对临床患者症状虚实夹杂、寒热并见、累及多脏的复杂症候辨证施治,收效良好。中医非药物疗法的临床应用,如针灸、中药直肠滴入、中药离子透入、中药足浴、中药外阴阴道上药等也在疾病诊断、中医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
心理调节至关重要
此外,李红梅强调,该病治疗精神心理调节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竞争意识增强,妇女承受社会、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情志失常可干扰气机升降出入而成为致病因素。调节情志是改善气郁体质的重要手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是人的正常情志变化,但情感过激则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诱发疾病。本病的产生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应该让患者了解到绝经并不是“世界末日”,对女性来说是只是生育期的结束,但更是人生另一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增加患者“自愈”的信心尤为重要。应针对患者个性特点,将减轻压力融入到生活中,如鼓励患者采用“自我暗示方法”、“呼吸疗法”、“注意力集中”、“放松训练”等方法,鼓励围绝经期妇女投入到画画、唱歌、写作、健身等感兴趣的事情当中,以减轻患者的社会心理压力,消除病人的负性情绪等,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抚和激励,有助于其保持乐观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不但对经断前后诸证的防治非常有益,而且惠及晚年,对预防老年疾病有重要意义。
饮食有节,适当运动
而“饮食有节”是改善痰湿体质及阴虚体质的重要手段。李红梅指出,饮食是化生水谷精微物质的源泉,合理饮食,摄取营养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围绝经期女性也应该适当做一些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瑜伽可以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不适症状,例如,瑜伽的前弯动作,按摩神经内分泌腺轴,如甲状腺、肾上腺等,来调整围绝经期妇女因荷尔蒙失调造成的情绪不稳和失眠。可以刺激身体腺体和神经系统,回复到最自然的状态,不协调的情形也可以获得改善。太极拳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以及人体的代谢能力和心理功能具有有益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美容之声
中药方剂
岳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