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南方医陈晓光:登革热到底有多可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预防疾病]
南方医陈晓光:登革热到底有多可怕?
[复制链接]
60
|
0
|
2019-8-28 16: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今年广东尤其广州的登革热为何如此高发?登革热这个公众并不陌生的疾病,为何会导致出现死亡病例?专家表示,今年广东登革热暴发有多种因素影响,但只要及时发现治疗,死亡率是很低的。
广州历次高峰年份有相似性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每年7月到11月一直是广东登革热高发期。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副院长陈晓光教授认为,今年广州乃至广东的登革热疫情呈现出的特点非常明显。“发病早,广州1月就出现首例输入性病例,比去年提前了7个月。发病急,全省特别是广州多处暴发登革热疫情,最新数据广州一市的病例数就超过6000例。发病重,出现了一些危重病例甚至死亡病例。”
他特意比对、检索了自1978到2013年以来广州登革热的发病病例数据,发现超过1000例的流行共有6次。“我个人认为造成这几次登革热流行的共性因素主要在于周边国家或地区登革热大流行,造成输入性传染源增加;今年雨水多,造成登革热媒介伊蚊的孳生地增加,继而蚊媒密度上升。此外,广州今年夏季超高温天气多,也造成伊蚊的生长周期缩短、密度增加,同时使登革病毒更适合在蚊媒体内复制扩散,从而媒介伊蚊传播登革病毒的媒介能量更高。”
二次感染最易引发重症
登革热由四种不同却紧密相关的病毒引起,包括DEN-1、DEN-2、DEN-3和DEN-4。陈晓光表示,感染一种病毒并恢复后,机体对该病毒具有终生免疫,但对此后感染的其他三种病毒只有部分和短暂的交叉免疫。随后感染其它种类病毒会增加罹患重症登革热的危险,原因主要是抗体依赖增强作用。也就是机体首次感染登革病毒所产生的抗体,可与二次感染的登革病毒结合为免疫复合物,后者通过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膜上的受体物质,不但不能对抗二次感染的新病毒,反而促进这一新病毒进入这些细胞中复制,提高感染率,从而引起重症登革热的发生。
数数驱蚊武器 水源管理最靠谱
传播途径
白纹伊蚊、埃及伊蚊是主要元凶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副院长陈晓光从事蚊虫叮咬引发的热带病研究已数十年。按照不同的族谱、家系,科学家迄今已发现3300种不同种类、亚种类的蚊子。在广东、广州地区经常出没和传播疾病的,主要是按蚊、库蚊和伊蚊三大类。这种携带刺吸式口器的昆虫,是许多蚊媒传染病的肇事元凶。各种蚊子在传播疾病上有不同分工:比如按蚊传播疟疾,伊蚊传播登革热,其中的白纹伊蚊、埃及伊蚊,都是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元凶。
近年来,由蚊子传播的传统疾病,如疟疾、乙脑、丝虫病等都得到较好控制,但登革热、基孔肯亚热、细尼罗热仍不断冒头,登革热在东南亚、南美地区长期高发的状态一直没得到很好控制。2012年,西尼罗热曾造成美国数千人感染、上百人死亡,幸亏传播西尼罗热的元凶、库蚊的一个亚种在广东乃至我国并非优势蚊种,才没有越过太平洋将这一蚊媒疾病传播过来。
陈晓光所在的团队2010年前曾对我国的登革热传播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最终将研究报告发表在顶尖的美国热带医学与卫生学杂志上。结果显示,目前登革热的四种病毒分型在我国都有发现,而且这种流行逐渐向北扩散。
陈晓光介绍,人蚊之战从未停歇,从古时的烟熏火燎,蚊帐隔绝到现代的杀虫水、驱蚊露,继而到现代科学利用光、声、电、化学、生物武器来对付小小的六脚昆虫。“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灭蚊、驱蚊,对于居家而言,从蚊虫生长必不可少的水源下手,控制好活动距离数百米的积水才是关键所在。蚊子从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中,只有成虫阶段脱离了水,切断其生存的水源,至少在蚊虫发育的三个阶段都可将其扼杀。”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wǒ想我是海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