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痛风的中医简易疗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预防疾病]
痛风的中医简易疗法
[复制链接]
95
|
0
|
2019-8-28 16: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西医学认为痛风是尿酸过高导致沉淀物堆积在关节中,故产生剧痛,皮肤红肿,碰触不得,以足部跖趾关节及大拇指为多发部位,部分患者发病部位可呈游走性。其一般治疗是消炎止痛,同时要求病人不可喝酒,控制高嘌呤饮食的摄入,如海鲜、啤酒、豆制品及动物内脏等,以免痛风再发,至今尚无根治之法。中医认为过食甜味及油腻食物与酒是致病之因,并非单一饮酒造成,必须少吃甜食,少吃油腻食物。一旦得病,则可用中药及针灸治疗。
方 药
本病一般参照“历节”治疗,中医认为金能克木,辛为金,酸为木,以辛制酸。如此一来不但可以缓解疼痛,且能把多余的酸味排出体外。本病一般多发在肝经循行部位,如跖趾关节、内踝等,同时与脾、肾有关,在治疗上宜加强脾胃的功能,及加强肾的代谢力。桂枝芍药知母汤、甘草附子汤等方药可以选用。很多病患在夜半发病,更证明与肝胆的关系密切。在痛风缓解期宜补肝肾,增强其排泄功能。
针 灸
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治疗白虎历节风(痛风),针金门穴。金门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还有一种刺血加拔罐的方法,据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针灸科潘红玲医师介绍,取阿是穴(红肿明显处)消毒,用七星针重叩至皮肤出血,注意:要将红肿处全部叩遍。立即加拔火罐,小关节处可用去底磨平之青霉素小瓶以抽气法拔之,等瘀血出净,取罐,用干棉球擦去瘀血。每处每次宜拔出瘀血5~10毫升为宜。每周2次,4次为1疗程。效果很好。
笔者曾在临床上应用周尔晋“X形平衡疗法”针刺缓解痛风急性疼痛。该疗法源自中医针灸缪刺法,以左治右,以上治下,在疼痛部位的身体对称点,如左手拇指和右脚大拇指最对称,左肘部与右膝盖对称,找到对称点后按压寻找压痛点,即是疾病反应点,采用针灸或按揉方式,疼痛可快速缓解,并能恢复正常活动。此外,还可配合第二掌骨诊疗法及耳穴治疗。
单验方
《管氏秘方》中有一个食疗方:“两足急痛拘急挛,不分昼夜动移难;猴姜炖(羊)肉趁热服,生姜膏贴康如前。”对于足筋拘挛抽搐或关节疼痛严重者,可采用骨碎补60~90克,炖羊肉1斤,温热吃,同时用生姜捣绒成膏状,贴敷患处,便可恢复健康。《孙真人海上方》也有用生姜捣膏外敷治疗足筋急痛的记载。《急救危症简便验方》治疗两足痛如刀剜不可忍,用生姜切片蘸香油搽痛处,随用生姜火烧热、捣烂,敷患处,不久姜干而痛止。这可以说是“以辛制酸”的外治法,简单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美容之声
流年无殇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