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疾病] 血粘度增高怎么办?如何预防血粘度增高

[复制链接]
查看180 | 回复0 | 2019-8-28 16: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究发现,动脉硬化、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常见病都与血液黏度过高有关。因此,要预防这些疾病,首先要预防血黏度增高。


    ●戒烟  长期吸烟可导致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由于一氧化碳跟血红蛋白亲和力比氧气高200倍以上,因此,大大降低了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为了缓解缺氧现象,体内会反射性引起红细胞的生成增多,增高血液黏稠度;另外,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促使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或痉挛,同时还可促使血小板聚集,使得血黏度进一步升高。


    ●多饮水  血液的成分绝大部分是水,失水可直接导致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因此,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如果大量出汗或腹泻等导致水分丢失,更要及时补水,睡觉前和半夜醒来时最好也能喝上一些水,这样既可防止血黏度增高,又可防止心脑血管病发作。


    ●清淡饮食  血黏度高的人,饮食要尽量清淡,少吃高脂肪、高糖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多吃豆制品。另外,芹菜、胡萝卜、海带、山楂等有降血脂作用,黑木耳、洋葱、草莓、香菇等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这些食物可多摄入。


    ●病因预防  导致血黏度增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的增加,如血脂、血糖、红细胞、纤维蛋白原等,因此,对这些因素要进行对症处理。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者要积极改善通气功能,糖尿病者要降血糖,血脂高者要使用调脂药物,红细胞压积增高者可适当献血或进行血液稀释疗法等。


    血液粘稠度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其内部各种分子和颗粒之间以及血液与血管壁之间会产生内磨擦力,这种内磨擦力就是血液黏度产生的原因。一旦黏度升高,血液流动减慢,大量脂质、脱落的细胞等易沉积在血管内膜上,血中纤维蛋白、血小板等乘机在异物上聚集,使血管腔狭窄,甚至形成血栓,阻碍血液正常流动,使血液黏度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