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10岁男孩被爸妈“逼”抑郁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预防疾病]
10岁男孩被爸妈“逼”抑郁
[复制链接]
52
|
0
|
2019-8-28 16: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夫妻俩吵架,不光会伤感情,还会殃及无辜孩子。昨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获悉,因父母长期无休止地争吵,一名10岁的男孩抑郁成疾。
父母暴吵声声响
日久儿子“哑巴了”
小树家在汉阳,眼下正在读小学。他从小活泼可爱,父母双方工作稳定,一家三口的生活原本很幸福。
但自从小树上学后,父母变得爱吵架了。有时候晚上睡觉,小树会被父母激烈的争吵声惊醒,推门出去看,两人虽然立即住口,但面红耳赤的暴躁模样,吓得他几次流泪。
小树懂事后,开始追问父母,你们为什么吵架?都被一句“大人事,小孩别管”搪塞过去。为了让父母高兴少吵架,小树尝试做得更好,好好做作业,不再挑食,但他的努力并没能改善父母关系。
渐渐地,父母的争吵不再遮遮掩掩,“分居”、“离婚”时常挂上嘴边。小树也变了,变得沉默寡言,上课发呆,一回家后躲进房间,不愿与父母多说话。
5月份的一天,小树在父母争吵时突然摔门而出,在人流中边跑边哭。父母吓坏了,费尽口舌把他拉回家,但从此以后,他变得不说话、不吃饭,整天呆坐。如此一周毫无好转,父母这才将他送到医院。
在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病区,小树被诊断为抑郁症,经系统治疗3个月才出院,回家后仍需服药。该病区主任马筠叹息,抑郁症比较容易复发,小树往后的成长之路只怕不好走。
夫妻“冷战”虽隐蔽
也会伤到孩子的心
昨通过QQ群、微信,记者联系上6对父母,询问他们是否会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有4对父母表示不会,另外2对父母坦言,曾在孩子面前吵过架。
不过,这6对父母都知道,吵架时应该回避孩子,“否则不好”。采访中,记者意外发现,这些夫妻都曾“冷战”,都认为这种争执方式比较隐蔽,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影响。
马筠说,这种“冷暴力”的杀伤程度不亚于大吵大闹,属于一种情感虐待。在儿少病区,这类孩子并不少见。17岁的小肖父母长期不和,父亲常年在外,对孩子不闻不问,妈妈照顾小肖,但要么在小肖面前抱怨丈夫,要么批评他学习不好,很少真正关心孩子。
这种环境下,小肖的行为日渐怪异,有时候很兴奋,偷家里的钱呼朋唤友通宵游戏,但有时又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整天不吃不喝。经诊断,他患上的是双向情感障碍,必须入院治疗。
要想孩子“很阳光”
父母恩爱是“防火墙”
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10年来,儿童期重型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4%,青春期上升到4%-8%。青少年抑郁症可影响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学校表现、人际关系等,成人期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2-4倍。
马筠说,不管是争吵还是冷战,父母的不良情绪都会给孩子带来或大或小的心理创伤,首先会让他们丧失安全感,还会影响性格的塑造、人际关系的建立等。
具体而言,孩子年龄较小,无法判断父母不良情绪的针对性,会下意识地担心自身安全;如果本身就是性格偏压抑的孩子,便极易诱发抑郁症等问题。
预防儿童抑郁,“爱”是最好的防火墙。父母双方和和睦睦、恩恩爱爱,且对孩子关爱、体贴,都能让孩子感觉到安全,这种情感纽带将会大大增强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夫妻之间有分歧很正常,发生分歧时若能积极尝试解决冲突,不仅不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反而能教会孩子怎样解决问题,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美容之声
中药方剂
亮仔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