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八成被误诊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预防疾病]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八成被误诊
[复制链接]
135
|
0
|
2019-8-28 16: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5月28日是第六个世界多发性硬化日,今年世界多发性硬化日的主题是“没有障碍的世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黄德晖说:“在我国,由于大多数患者、亲属甚至部分医生对多发性硬化及其治疗缺乏足够的认识,50%至80%的患者被误诊。”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因为免疫系统过于活跃,错把神经系统的髓鞘当成外来物质进行攻击,从而导致脊髓、大脑以及视神经损害,该病易发于15岁-40岁青壮年人群,女性患者约为男性患者2倍。我国没有多发性硬化流行病学的统计,按照日本的患病率来估算,我国大约有5到10万多发性硬化患者,且发病人数还在逐年上升。
北京医院神经科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许贤豪教授指出,多发性硬化症特别容易错诊和误诊为重症肌无力、脑瘤、视网膜疾病等。他提醒道:“年轻人,尤其是女性,如果发现有四肢麻木、僵硬、抽搐,打嗝、呕吐,伴有三叉神经痛、视力模糊重影和尿失禁等症状,应当高度重视多发性硬化的可能性,应该尽快去正规医院的神经科进行检查。”他还提醒患者,在诊断初期一定要把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区别清楚,曾经一度认为前者是后者一种亚型,但两者在病程、实验室检查和神经影像学等方面的特点都略有不同,且对应的治疗方式也有差别。
如果多发性硬化症初期未能诊断清楚并延误,第二阶段会发展为周围性面瘫,耳聋、耳鸣、眩晕、咬肌力弱、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无法自助排汗,肢体部分失觉,直至全身瘫痪。之后会逐渐影响到情绪层面,多数病例表现抑郁、易怒,也可见淡漠、嗜睡、强哭强笑、反应迟钝、重复语言、猜疑和迫害妄想等。
黄德晖介绍说,“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寿命通常只比正常人短5年,但有50%的患者在治疗15年后将依靠轮椅生活,也有50%的患者出现抑郁症状,感觉生不如死。其实,患者如果能在疾病早期获得诊断和治疗,多发性硬化是可以治疗的,甚至很多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早期诊断的患者只有30%左右。”
目前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急性发作期,需要激素冲击治疗使患者脱离呼吸困难、全身瘫痪等严重症状;二是病情缓解期,利用干扰素长期治疗以控制病情。但干扰素目前主要依赖进口,价格较贵且未纳入医保,一名普通患者每年在这一项上的花费大约在10万元左右,加之其他治疗手段和康复费用,总费用约20万元,对于普通家庭是非常大的经济负担。
“多发性硬化是环境与遗传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某些病毒含有与人体脑脊髓髓鞘成分相同的分子结构,免疫系统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也破坏了脑脊髓以及视神经的正常成分,于是人就患上了多发性硬化。” 黄德晖提醒,年轻人平常要积极锻炼身体,防止感染。在日常生活方面多发性硬化的危险因素主要由吸烟和维生素D摄取量太低导致,因此烟民一定要戒烟,适当晒太阳,饮食上注意减少脂肪的摄入,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浪漫的小灰灰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