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预防蜱虫病全攻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预防疾病]
预防蜱虫病全攻略
[复制链接]
173
|
0
|
2019-8-28 18: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蜱虫可传播多种疾病
蜱虫,也叫草爬子,呈椭圆形,表面颜色为红褐色或灰褐色,从芝麻粒到米粒大小不等。吸血后,它的体积最大可以膨胀100倍,堪称“吸血鬼”。目前全世界已知蜱类800余种,中国已发现110余种。
被蜱虫叮咬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不过,蜱虫是媒介生物,可传播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而使人患病。“蜱虫病”,即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近在我国中部地区发现的由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该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大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和乏力等表现,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卫生部于2010年10月发布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要求各地按其要求,发现病例后,通过网络报告。
蜱虫病通过血液传播
蜱虫中,背上有硬壳的为硬蜱,没有硬壳的为软蜱,一般藏在山岳草丛中或寄生在动物身上。蜱虫不仅在发育生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吸血,而且要长时间大量吸血。硬蜱吸血一次可达几天,软蜱也常常要吸血数分钟至1小时以上,吸饱血的蜱体积可比吸血前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硬蜱甚至可达100多倍。
尽管“吸血鬼”蜱虫一生不断吸血,但它主要吸动物的血,如鼠、牛、羊、狗、鹿等,只有在人类进入山林草丛或接触寄生动物等偶然的情况下跳到人身上吸血。
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严重的有森林脑炎,此外还有蜱传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蜱传疾病极少见人传人现象,但人若接触含有较大量病原的血液或分泌液,有可能感染发病。
浅色长袖衣裤可防蜱虫叮咬
预防蜱虫传播的疾病,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防止蜱虫叮咬。在人们经常活动的蜱虫栖息及越冬场所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等灭蜱,饲养的牲畜可定期药浴杀蜱。
近年来,随着野外郊游、森林旅游人数的增多,防止蜱虫叮咬也应列入日程。在流行区从事野外劳动和郊游的人必须注意个人防护,可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裤,穿长袜长靴,戴防护帽,外露部位要喷洒驱蚊药,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另外,在接触流浪狗和流浪猫时,要注意防止被寄生在猫狗身上的蜱叮咬。
发现蜱虫叮咬别自己拔
蜱虫叮咬有一定规律。硬蜱多在白天叮咬宿主,软蜱多在夜间吸血;常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蜱的头、胸、腹是融合在一起的,看不见头,虫体前端只有颚和螯肢口下板组成的口器,被称为假头。叮咬人时,它会用螯肢牢牢抓住皮肤表层,将假头深深地刺入皮肤真皮层,看上去像是整个头部都钻进了皮肤,非常可怕。
蜱的口器有倒刺,刺入皮肤后难以被拔除,而且越刺激蜱虫,它就越往体内深部钻,并吐出更多的蜱虫唾液。因此,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叮咬,不能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应立即到医院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然后用镊子将蜱虫连同它口器里的倒刺一起去除,一点也不能留在体内。
蜱虫为什么会传播疾病
蜱虫给人类带来的最主要危害是传播各种传染病。蜱虫在叮刺吸血时会同时分泌一些唾液,注入宿主的体内。蜱的唾液中含有许多酶的成分,可以起到消解组织、麻醉神经、抗凝和黏合等多种作用。蜱唾液中的水解酶成分可以导致组织溶解,使其口器很容易地刺入皮肤;蜱唾液中还含有一种麻醉物质,使其叮咬和吸血时,宿主几乎感觉不到;蜱一面吸血,还一面向宿主体内注入一种抗凝物质,使血液稀释并容易吸入蜱的胃中;蜱的唾液还有一种黏合成分,把蜱的口器和皮肤牢牢地黏合在一起,滴血不漏地将血吸入体内;蜱在血足饭饱之后,又会从唾液中分泌一种融解酶,将原来黏合的部位融解,以便它的身体离开宿主。这个吸血鬼蜱虫,一边吸血,一边注入自己的唾液,同时也把动物身上的病原体吸到自己体内再注入到其他动物或人体内,导致疾病传播。全球蜱的种类达800多种,可传播包括病毒、细菌、螺旋体、原虫等近200种疾病。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外科
美容之声
中药方剂
語葵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