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暑夏时节话乙脑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预防疾病]
暑夏时节话乙脑
[复制链接]
83
|
0
|
2019-8-28 18: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夏季是蚊子滋生繁衍的高峰期,经蚊子传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也进入高发季节。人和动物均可作为乙脑的传染源,主要传染媒介是蚊子(以库蚊、伊蚊、按蚊为主),易感人群在流行地区以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以高热、抽搐、昏迷为临床典型表现。
中医认为,乙脑属于温病范畴。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中医以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思路诊治乙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治愈乙脑、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医治疗乙脑有明显的优势,现将思路及方法简述如下。
病因病机
叶天士说:“夏暑发自阳明”,这是对暑温病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暑温病,以暑邪为患,暑性炎热,暑邪致病,多见火热之证;暑季潮湿,常有暑中夹湿之候;暑热耗气伤阴,故后期又有气阴两亏之状。乙脑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在病理传变上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病理传变特点
乙脑病理改变既有温病的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又有疫病的特点。其传变方向可归纳为:向表传变(顺证,从外解)、向里传变为逆(逆证,向深处发展)、表里分传3种情况。转归为外传外解和内传内陷。
1.本病发病急骤,传变迅速,因此,卫、气、营、血各阶段之间的界限,常不甚明显。较轻的病例,大多病在卫、气分,可不再里传而痊愈,少数病例甚至仅有卫表之证。
2.绝大数病例,起病后即迅速里传,常见前一阶段症状未罢而后一阶段症状已经出现,故卫、气、营、血各阶段症状交错存在,可见气营两燔或营血同病之脉证。
3.极少数病例卫气分阶段更短暂,很快逆传心包,更有起病即见气营两燔或邪陷营血,呈现危重之状。因此,乙脑病在卫、气分之时,不易预见病情发展的趋势,应警惕病情的突变。
4.高热、抽搐、神昏是本病的三大危重症状。热盛伤阴而动血,邪传心包则神志昏迷,热盛化火,火盛熬液成痰,风火痰热互相影响,壅塞经络,蒙扰清窍,因而出现高热、抽搐、神昏等危重证候。
证型及治疗
笔者认为主要分为4个证型,其主要治则为截断扭转、清热解毒。
1.轻型(毒蕴肺卫证)
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头痛,伴恶心,口渴,喜饮,少抽搐;或有颈强,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洪数。婴幼儿可有高热抽搐,指纹红紫。
以白虎汤和银翘散加减治疗,中成药选用柴石退热颗粒、抗病毒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等,注射剂选用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等、
2.普通型(毒损脑络证)
高热,头痛,颈强,嗜睡昏朦,偶有抽搐发作,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数,指纹红紫或紫暗。
以清营汤加减治疗。嗜睡者,加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壮热不退者,加安宫牛黄丸化服。
3.重型(毒陷心包证)
壮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明显,躁动或狂躁,昏迷,反复抽搐,舌质红绛,苔黄或燥,或厚腻,脉细数,指纹紫滞。
以清瘟败毒饮和止痉散加减治疗。呼吸急促,加生脉注射液;面色苍白,汗出肢冷,加参附注射液;抽搐者,加紫雪丹或羚羊角粉;神昏者,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或至宝丹化服。
4.极重型(阴阳衰竭证)
壮热伴有神志改变即迅速陷入深昏迷,持续抽搐,呼吸气粗或急促无力,出现急性亡阴亡阳症状,如颜面苍白晦暗、口唇紫绀,汗多如油,手足厥冷,舌质深绛而干,或淡而胖大,脉虚大或细微欲绝、模糊不清,指纹紫暗。
亡阳以救逆汤加生脉注射液治疗;亡阴以通脉四逆汤加参附注射液治疗。
中医药预防
除了对儿童及非流行区迁入的成人进行预防接种和加强防蚊灭蚊措施外,要积极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乙脑中的作用。有实验研究表明,大青叶,板蓝根等中药经体外实验证明有对抗乙脑病毒的作用。此外,已从螃蜞菊中分离鉴定出齐墩果酸-3-0--D-葡萄糖苷等成分,对预防乙脑有较好疗效。
具体用法:取大青叶或板蓝根60克,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3次服用(饭后)。此为每日每人剂量,连服5~7天;或螃蜞菊30~50克,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分3次服用(饭后)。此为每日每人剂量,连服7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美容之声
中药方剂
語葵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