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治疗失眠的中成药大全

[复制链接]
查看147 | 回复0 | 2019-8-28 22: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祖国医学对失眠的论述颇多。中医认为,失眠即“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是因为外感或内伤等病因,致使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安,以致经常不得入寐的一种病证。正如《伤寒六书》中说:“阳盛阴虚,则昼夜不得眠,盖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卧安;若阴为阳所胜,故终夜烦扰而不得眠也”。


失眠在《内经》中称之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始称“不寐”;《中藏经》称“无眠”;《外台秘要》称“失眠”;《圣济总录》称“少睡”;《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则称“少寐”;《杂病广要》称之谓“不睡”。


可参考以后中成药治疗


(1)三宝丹


方源:研制方。


药物:熟地、山药、玄参、山萸肉、鹿茸、菟丝子、杜仲、人参、灵芝、当归、麦冬、菊花、丹参、赤芍、五味子、砂仁、龟板等。


功效:阴阳双补,清脑养心。


主治:肾气亏损所致的失眠多梦等诸症。


剂型:胶囊,每粒0.3g。


用法:口服,1次3~5粒,1日2次。


(2)天王补心丹


方源:明·洪基《摄生秘剖》方。


药物:丹参、当归、石菖蒲、党参、茯苓、五味子、麦冬、天冬、地黄、玄参、远志、酸枣仁、柏子仁、桔梗、甘草、朱砂。


功效: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用于心阴不足,失眠多梦等诸症。


剂型:大蜜丸,每丸10g;小蜜丸,水蜜丸。


用法:口服,大蜜丸,1次1丸;水蜜丸,1次6g;小蜜丸,1次9g,1日2~3次。阳虚寒盛、湿热内蕴者忌用。


(3)孔圣枕中丹


方源:唐·孙思邈《千金要方》。


药物:龟板、龙骨、远志、菖蒲等。


功效:宁心安神,益智固肾。


主治:心肾不足所致失眠多梦,神志不宁,健忘,惊悸不安等症。


剂型:丸剂(蜜丸或水丸)。


用法:口服,1次3~9g,1日2次。


(4)朱砂安神丸


方源:明·龚廷贤《寿世保元》方。


药物:朱砂、黄连、地黄、当归、甘草。


功效:清心养血,镇惊安神。


主治:用心火亢盛所致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等症。


剂型:大蜜丸,每丸重9g;水蜜丸;小蜜丸。


用法:口服,大蜜丸,1次9g;水蜜丸1次6g;小蜜丸1次9g,1日1~2次。


(5)血府逐瘀丸


方源: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方。


药物:当归、地黄、赤芍、红花、桃仁、枳壳、甘草、川芎、牛膝、桔梗。


功效:活血逐瘀,行气止痛。


主治:用于瘀血内阻所致的失眠多梦等症。


剂型:蜜丸,每丸重9g。


用法:口服,1次1~2丸,1日2次。忌食辛冷。孕妇忌服。


(6)安神补心丸


方源:上海中医学院及上海中药二厂研制方。


药物:丹参、五味子、石菖蒲、合欢皮、菟丝子、墨旱莲、女贞子、首乌藤、地黄、珍珠母。


功效:养血滋阴,安神镇静。


主治:用于心悸失眠,健忘等症。


剂型:浓缩丸,每15粒重2g。


用法:口服,1次15粒,1日3次。


(7)安神定志丸


方源:清·程国彭《医学心悟》方。


药物:茯苓、茯神、人参、远志、石菖蒲、龙齿。


功效:补气养血,安神定志。


主治:惊恐不安,睡卧不宁,梦中惊跳怵惕等症。


剂型:蜜丸,每丸重6g;小蜜丸。


用法:口服,蜜丸1次1丸,1日3次;小蜜丸1次9g,1日2次。


(8)刺五加片


方源:研制方。


药物:刺五加。


功效:益智,补肾,安神。


主治:用于脾肾阳虚而致的失眠多梦等症。


剂型:片剂,每片0.3g;冲剂,每袋27g。


用法:口服,片剂,1次5~8片,1日1~3次;冲剂,1次12g,每日2~3次。







[1] [2] 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