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维生素服用不当变“毒药”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合理用药]
维生素服用不当变“毒药”
[复制链接]
124
|
0
|
2019-8-28 22: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日前发布消费警示称,维生素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保健品,但大部分人却不了解维生素的正确服用方法。专家指出,维生素服用过量也会变“毒药”。
盲目服用维生素现象普遍
“吃维生素就等于吃水果、蔬菜”,当前,带着这样的思想,很多人将维生素类药物视为“营养药”,甚至是“补品”而长期服用,滥用、盲目用维生素的现象普遍存在。《生命时报》曾联合新浪微博进行的网络调查发现:超过七成受访者会在“正常饮食之外额外补充维生素”;但是六成人并不知道“维生素过量的副作用”。调查还发现,70%的人并不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维生素,而是“觉得自己缺,就补了”,或是“受到广告影响”和“跟随大家一起补”。
人们补充维生素的热潮源于欧美国家。有统计显示,美国,维生素补充剂的使用人群已超全国人口的一半。2010年,美国补充剂市场份额高达2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00亿元)。英国补充剂的年销售额为6.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64亿元),涉及约1/3的全国人口。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陈裕明说,“中国相对少一些,大概能占到10%-20%的比例。”且大多是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
烹饪不当、吃得太精致维生素缺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介绍,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要素之一。它们基本都是天然存在于食物中,人体不能合成,它们各有特殊生理功能。
目前,按照维生素的理化性质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常见的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这几种维生素只有在食物中含有脂肪的时候才能达到最好的吸收效果。
几年前,发表于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的科研论文中,科学家对一项涉及50万人的大型综合研究进行分析后指出,服用维生素补充剂几乎无一例外是在浪费钱,对身体健康无益。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医师于康认为,《内科学年鉴》的研究主要基于欧美人群,和国人不同,不能拿过来直接用,并且根据国内的一些研究,很多中国人维生素摄入量是不足的。这也是一些国内营养师所持的观点。在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王雷军看来,中国的烹饪方式较多爆炒,在这个过程中维生素会大量流失;再比如雾霾天气,将会造成人体维生素D的缺乏。
陈超刚也谈到,在现代社会,大部分人严重的维生素缺乏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但是轻中度的缺乏是存在的。比如生长期的儿童、孕妇、母乳喂养者、重体力劳动者等等。偏食的人,身体吸收不好的人,如长期慢性腹泻等胃肠疾病患者常伴有维生素吸收障碍,引起维生素缺乏。同时,不当的烹饪手法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维生素流失,比如油炸、高温过度炒青菜,维生素C大量流失,煲汤时间太久,蔬菜多次加热;还有食品太精细,营养物质流失也大,有统计,精米和白面,经过道道工序加工,叶酸、维生素E、B族维生素B5等营养成分流失可达50%以上。
维生素补充把握适合、适度原则
站在营养专家角度,并不建议盲目吃维生素补充剂,健康的成年人应该通过均衡饮食改善营养素缺乏,按照膳食宝塔推荐的种类和数量去吃。但是,从饮食中摄取不够的人就需要根据情况来补充。
国家药监总局的警示指出,服用维生素首先要看你是否“适合”服用维生素,“适合”服用哪种维生素。同时要把握适度的原则。
像感冒了,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C;经常喝酒的人,就适当服用点维生素B6吧,因为它可以作为防治脂肪肝的辅助成分;如果您喜欢运动,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就很适合您,用以补充出汗过多引起的代谢消耗。而小朋友们适当补充些日常饮食中较难获取的维生素D,则对生长发育很有帮助等等。
某种程度上看,饮食营养不够均衡,缺乏运动等,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不过陈超刚提醒,服用维生素补充剂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维生素并非多多益善,这种做法不但错误而且有一定风险。
并非所有维生素都可从尿液中排出
找对了自己“适合”的维生素,下面就需要注意“适度”的问题了。均衡的饮食通常含有充足的维生素,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补充额外的维生素有多大的裨益。将维生素当营养品、当食品滥用、长期吃,不仅浪费金钱,还打破了机体内维生素平衡,进而影响机体正常功能,严重者甚至发生中毒。
很多人存在一种误区,认为维生素吃多了可以从尿液中排出,哪有中毒一说。国家药监总局专家提醒,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水溶性维生素多吃后可随尿液排出,毒性较小,但是大量服用仍可损伤机体,比如维生素C,大量服用可引起胃出血,肾结石等等;而脂溶性维生素吃多了,则更易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中毒,比如维生素A摄入过量,容易导致烦躁、头痛、呕吐、皮肤瘙痒、视物不清、肝脏肿大。婴幼儿服用维生素A,一次剂量达到30万国际单位,即0.18克,就会导致急性中毒,而长期服用5万至10万国际单位,6个月左右也可发生慢性中毒,一定要谨慎啊。此外,维生素D过量服用,则会造成多脏器点状钙化和多尿;维生素E吃多了会导致出血倾向。看来,维生素虽好,也不能乱吃啊。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医嘱进行定量补充,也最好不要空腹服用哦。
■相关链接
维生素过量的危害
维生素A过量。维生素A对人很重要,但是脂溶性的维生素A在体内代谢速度很慢,过量摄入的维生素A会以视黄醇的形式储存在肝脏中,时间长了会引起慢性的肝损害;如果一次性摄入的剂量太大,还会引发急性中毒,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对孕妇来说,有证据表明,在孕早期过量摄入维生素A,会使胎儿致畸的风险显著上升。当然这些中毒症状都是由直接摄入视黄醇(酯)形式的维生素A引起的,摄入相同当量(即按视黄醇的12倍计算)的β胡萝卜素则没有观察到中毒症状。
维生素D过量。维生素D是防治佝偻病的要药,但应用过量所造成的后果比患佝偻病还危险。维生素过量造成的主要毒副作用是血钙过多,早期征兆主要包括痢疾或者便秘,头痛,没有食欲,头昏眼花,走路困难,肌肉骨头疼痛,以及心律不齐等等。晚期症状包括发痒,肾形矿脉功能下降,骨质疏松症,体重下降,肌肉和软组织石灰化等等。
维生素C过量。维生素C是最常见的膳食补充剂,目前流行的说法是“口服维生素C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但这些都是体外研究或者在人体缺乏维生素C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对于绝大多数维生素C并不缺乏的健康人来说,还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
作为人体必需营养素的维生素C确实有很多重要的生理作用,自然不能缺少,但也不是多多益善。长期大剂量的服用维生素C会影响血液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
不仅能引起高铁红细胞贫血,引起草酸及尿酸结石的形成,引起肠蠕动亢进、腹泻、腹痛,可使胃酸增加,还常会使胃炎和胃肠十二指溃疡病情加重等等。而且,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后突然停药,可以造成反跳性坏血病。
所以建议,在注意食物选择和烹调方法的情况下,正常饮食就可获得维生素C,不必额外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古今医案
美容之声
青橄榄网络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