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药品存放不当 也会成杀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合理用药]
药品存放不当 也会成杀手
[复制链接]
193
|
0
|
2019-8-29 00: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有自备的小药箱,药品在存放过程中易受日光、空气、温度、湿度等因素的作用,产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对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产生极大影响,却少有人注意到这些有可能存在的隐患,以致发生无数用药无效事件甚至安全事故。药物学专家提醒,应科学存储药品,不要让药品成为健康的“杀手”。
空 气
药物在贮藏过程中,总要与空气接触,其中空气中的氧和臭氧对药物的变异起着重要作用。臭氧的含量虽然微少,但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加速药物中有机物质,特别是脂肪油的变质。同时,氧气可使许多药品成分氧化、酸败、分解,使药物出现变质现象,如维生素C、A、D和肾上腺素、苯酚等氧化变质,从而使它们的主要成分含量下降、疗效减弱或无效。因此,药物一般都不宜久贮,贮存时应包装密闭存放,避免与空气接触。
温 度
药物在贮存过程中,外界气温的改变,对药物变质速度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药物的成分在常温(15~20℃)条件下是比较稳定的,但随着温度的升高,药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均加速,促使药物迅速变质。如含油脂多的饮片就会因受热而使油脂分解引起泛油;某些针剂如胰岛素需要低温保存,在较高温度环境下会发生变质。但是温度过低,对某些含水量较多的药物,也会发生有害的影响。如一般止咳糖浆、抗过敏糖浆、解热镇痛药等,在开瓶后,不需放在冰箱内,只要在室温下保存即可。因为大部分液体制剂在过低的温度下,可能会降低成分的溶解度,以致糖浆中糖分析出结晶,导致药物浓度改变从而影响药效。
湿 度
湿度是影响药物质量的一个极重要因素。它不仅可引起药物的含水量、化学成分、外形或体态发生改变,而且能导致微生物的繁殖及害虫的生长。如果药物贮存不当,包装不好,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含水量即会增高。对于含淀粉、黏液质、糖类等成分怕潮易霉的药物,受潮后就容易发生霉变;对于含盐类矿物药,在潮湿空气影响下易潮解、溶化;对于一些粉末、颗粒状的药品更易吸潮而软化、结块、潮解。如阿司匹林在干燥情况下较稳定,当它受潮后会渐渐分解,不仅有刺鼻的臭味,而且对胃有较大的刺激性;避孕药片受潮变质后,就会失去避孕的效果。
光 线
日光是使药物变色、气味散失、挥发、风化、泛油的又一因素。在日光的直接或间接照射下,很多药品会发生颜色变化而降低疗效,特别是那些对光敏感的药物,如硝普钠、尼莫通等。光线中的紫外线对药品也会起不良作用,如维生素D2经紫外线照射后会生成有毒的物质。此外,中药中的玫瑰花、月季花、红花、蜜炙款冬花等花类药,常经日光照射,不仅色泽渐渐变暗,而且变脆,引起散瓣;又如当归、川芎、薄荷等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常经日光照射,不仅使药物变色,而且使挥发油散失,降低药效。
霉菌与虫害
霉菌与虫害对中药的影响更大,尤以含营养物质的饮片,如淡豆豉、瓜蒌、肉苁蓉等,极容易感染霉菌而发霉、腐烂变质。一般而论,温度在18~35℃,药材含水量达13%以上及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最适宜害虫的繁殖生长。一般药物炮制品均有一定的含水量,若炮制品的含水量增加到13%以上,尤其是含蛋白质、淀粉、油脂、糖类的炮制品最易受虫蛀蚀心,如蕲蛇、泽泻、党参、芡实、莲子等。所以炮制品一定要充分干燥后密封保管。
很多时候,这些因素都是联合或轮番对药物发起“攻击”,因此,人们在居家储存、使用药物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或医生嘱咐行事,尽量避免药物疗效改变、毒副作用增强;另外,定期清理药箱、更换药品也是必不可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美容之声
莎拉酱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